记者 陈培芳 通讯员 李冠冠 顾金金 周力 早起绕着凤山体育公园跑几圈,感受大汗淋漓的酣畅痛快;下午在城市书房遨游书海后躲进静谧的中山公园,在绿色氧吧中呼吸新鲜空气;晚上走进村文化礼堂,看一场群众自编自导的精彩表演,让心灵享受文化之旅……2019年是我区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年,也是奉化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一年。2019年,我区全面拓展群众文体活动的内涵与外延,群众文化活动亮点闪耀,催人奋进:一个个紧扣中心的主题展演像跳动的音符,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群众活动凝心聚力,引领方向;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绽放出奉化的文化自信;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个个触手可及,出门即达的“文化圈、体育圈”,正融入普通奉城百姓的生活…… 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看有影厅、跳有广场、讲有故事、学有辅导……在奉化,文化惠民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文化红利。驻足回眸来时路,一路收获一路歌。 文化活动亮点闪耀 群众享受多元文化服务 当传统“非遗”遇到新兴“抖音”,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今年6月6日,我区成功举行以“文化托起未来 遗产不容忘怀”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盛典,发布了“大美奉化”非遗旅游线路和奉化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5个类别、24个项目、25个传承基地及传承人。整个活动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奉小布讲非遗”这个抖音号的亮相,抖音视频以奉化各大景点为背景,通过可爱的动画小沙弥形象,讲述奉化弥勒文化、蒋氏文化等故事,助力传承和发扬奉化的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以更直观的形式了解奉化非遗,并参与其中。 非遗走出传统模式,“搭”上新兴媒体的“快车”,只是市民分享奉化文化红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文旅部门不断探索创新,使得公共文化走上了文旅惠民新路子。今年区文旅部门推出为期8个月的市民文化旅游节,内容包含“欢乐奉化”“书香奉化”“魅力奉化”“健康奉化”四大板块164项活动,实际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受益人数约30余万人次,使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各地基层,培养各类文艺人才,激发市民艺术爱好,繁荣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4月21日的第五届巴人读书节活动开幕式上,“悦读在奉化”全城共读大联动在各镇(街道)20个点同时开展,600多人在各自的区域同步朗诵经典、分享阅读故事,交流阅读心得,形成全城共读的联动效应,书香绕奉城。家住滨江家苑附近的初二学生毛浩晖,今年暑假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朝夕城市书房。“城市书房环境优雅、藏书丰富,设备完善,既能避暑,又能看书,有时候还有阅读推广活动,感觉非常棒。”今年是奉化全民阅读工程推进大突破之年。据了解,区图书馆连续两年财政投入300万元,年新增图书12万册,馆藏图书超过52万册,实现了人均藏书1册以上。朝夕城市书房图书借阅量占比超过35%,电子书借阅机下载量突破3.26万册,线上线下阅读平台广受欢迎。并举办以“我从书中来”为主题的第五届巴人读书节活动,书香家庭阅读分享会、家风少年说比赛、“玩转奉图”迷你嘉年华、阅读马拉松、春芽故事会等15项子活动,累计受益达10余万人次。 “我们这个村文化礼堂建成有4年了,平常逢年过节也在搞活动,但像今天这样高水平的专业演员来演出还是第一次,不用进城、不用花钱就能享受这么好的文化活动,我们农村老百姓最开心啦!”今年4月25日,西坞街道金峨村举办了宁波市品牌活动相约文化礼堂暨奉化区第二届市民文化旅游艺术节启动仪式,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捧出一顿家门口文化大餐,67岁的金峨村村民陈阿姨一边欣赏节目,一边乐呵呵地说。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演最佳组织奖和“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演《布龙》薪传奖;棠岙纸被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优秀非遗商品;“巴人读书节”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广济桥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帮服装制作技艺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奉化何家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一桩桩一件件荣誉,向市民诉说着2019年奉化文化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这背后,便是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发自内心的喝彩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2小时欢乐跑满额,4天半马满额,一星期全马满额……12月12日,2020奉化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报名通道开启,引发了体育爱好者们空前的报名热情,一万个名额被抢报一空。从2016年首届桃花马至今,2020年将是我区举办的第五届浪漫马拉松,跑者人数从2000名增加到了如今的10000余名,从一开始的邀请参赛到如今的名额靠“抢”,奉化桃花马已经成为带有奉化IP的品牌赛事。 而在溪口镇新建村村口的公园内,古树参天,一边是古朴的小道弯弯绕绕,一边是各类体育设施和文化宣传牌,村子的发展轨迹、公园的嬗变、家风家训一目了然,风景独好。谁也想不到不久之前,这里曾是个垃圾满地、荒草丛生的废弃场地,如今竟摇身一变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据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唐敦大介绍,为了更好利用这块空地,他们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尤其是老年人,“大家听说是要用来搞体育设施,都很赞同。”于是,村里投入了250万元,占地10余亩的古树公园就这么建成了,这个集党建、文化、体育于一体的休闲公园,不仅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更有一大片广场供村民们跳舞,开展文化宣传等,达到了省级体育休闲公园的标准。古树公园的落成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带动了人气,“现在村里晚上几乎没有人打牌打麻将了,球场都被人占满了,广场舞能跳到晚上八九点,就连隔壁村的村民也赶过来参与。”唐敦大满怀笑意,言语中颇有成就感。 奉化凤山体育公园开园、奉化县江两岸健身健康步道改造、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王者之战”国际街舞挑战赛;邢松获2019国际皮联世界皮划艇静水锦标赛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项目冠军,实现了我国在皮划艇世锦赛上金牌零的突破;汪顺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获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三项冠军,获国际泳联冠军游泳系列赛200米混合泳冠军;汤凯伦在第二届青运会男子马术个人三项赛中勇夺金牌;王永杰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中获48公斤级冠军……2019年是奉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奉化体育围绕打造健康奉化的总目标,抓住备战宁波市第十八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运动会、创建浙江省四提升四覆盖工程、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三项重点工作为契机,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四个方面,不断推动全区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成绩斐然。 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完成建设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全民健身广场等17个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截至目前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4.392平方米,位列省市前茅。共开展广场舞、户外运动等6期区级公益培训班,吸引了各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1000余人参加。宁波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奉化区共有564名运动员、92名教练员参加了33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82枚、银牌106枚、铜牌136枚,团体总分3495分,参赛运动员和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再创历史新高,在宁波市10个县市区中位列金牌榜第二位,团体总分榜第三位。其中获得实战金牌94.5枚,奖牌237.5枚,团体总分1583分,均为奉化参加市运会的历史之最,而且奉化区还是市运会单项比赛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最多的县市区,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相继举行“健康迎新年·快乐溢奉城”第二届奉化区徒步毅行大会等赛事200余次,参与人数超16万人,其中承接省级以上赛事16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来我区参赛的区外运动员超过2万人,直接在奉食宿消费金额为1500万元以上。 文化惠民,润泽无声乐民心 陈培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惠民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近年来,奉化围绕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文化惠民,润泽民心,文化惠民如阳光,平等地照在每一位市民的身上。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相关部门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以“乐民心”为目标,尽心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软硬件”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建设,将健康、高雅的文化活动播撒到各个角落,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欢乐地投入到各自喜爱的活动中,乐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研究适合我区发展的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特有的文化资源,构建出一条百姓能参与、能受益的文化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经济与文化共荣、物质与精神同富的愿景目标,形成一道经济文化共赢的靓丽风景。 奉城老百姓身体更健康了、心情更欢乐了、观念更先进了……迎着和煦的清风,倾听男女老少的文化民生感怀,感受他们身边的文化惠民乐事,桩桩件件喜闻于耳,点点滴滴沁人心脾。 新时代,新征程。奉化多姿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在润物无声中,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扬起新的风帆,向着新的目标冲刺,立足奉化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壤,从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为文化惠民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更多群众真正乐起来,书写奉化文化新篇章。 美丽的桃花马拉松赛场 省旅游歌曲大赛颁奖盛典 县江两岸健身健康步道 外国友人参加过大年活动 溪口镇东姜坑村文化礼堂举行包粽子比赛 文化服务+文明实践 文化礼堂“唤醒”乡村文化 11月底,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展陈设计图集评选现场传来喜讯,方桥街道盛家村文化礼堂获得二等奖,是宁波市唯一获奖的礼堂。“耕读传家的祖训,桂馥兰馨;雍雍穆穆的乡风,滋润心田;美好生活的愿景,绵绵不绝……”是什么样的一个文化礼堂,能脱颖而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日前,记者走进盛家村文化礼堂,探访其中奥秘。 盛家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平原乡村,位于碧水如练的剡江之畔,港汊纵横,田地肥沃,朝西抬望眼,隔江的巍巍甬山壮丽入怀。农家书屋、乡贤名人馆、乡风民风馆、盛世红帮馆、村史村情馆、民俗风情馆……落成于2018年11月23日的盛家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在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布置在由村内乡贤捐资而修缮一新的盛氏宗祠里,是盛家村的文化地标,也是村民的精神殿堂。村里安排专人管理礼堂的日常开放事宜,每当节庆日,古戏台和广场上人声鼎沸,宁波甬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等文艺团体在此演出,不少乡贤和村干部等出资赞助,让村民享受文化大餐,感受新时代生活的美好。村民们以文化礼堂为精神纽带,在这片土地上坚守梦想共建家园。 近年来,奉化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始终坚持“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的总定位,从要素保障、制度设计、内容供给、内涵提升等方面入手,确保文化礼堂持续健康发展,截至12月底,全区已建成文化礼堂200多家。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文化礼堂“品质大提升”“文明大实践”“活动大开展”三大惠民工程,推动农村文化礼堂从“陈列+活动”的1.0时代,迈向“文化服务功能+文明实践功能”的2.0时代。深入挖掘了奉化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依据当地文化特色量身定制品质提升专项方案,积极打造唐诗之路、海韵渔歌、四季花香、古韵礼堂等多条特色风情线,将文化礼堂品质提升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形成“文化礼堂+非遗”“文化礼堂+乡愁”的新品牌,打造特色文化礼堂风情线。 文化礼堂建好了,活动也要引进来,只有通过开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大门天天开、活动天天有、百姓天天乐”,才能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地体会到文化礼堂带来的“精神食粮”。“唱响礼堂”“精神家园”“群星荟萃”“走亲连心”“百姓舞台”专题活动,篮球、中国象棋、排舞比赛,送戏下乡、文化馆下乡、天然舞台,草莓文化、茶文化、馒头文化、海洋休闲渔文化、庙会文化和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比赛项目,让礼堂文化“活”了起来,已逐渐发展成为奉化的全民文化娱乐活动。目前我区建有500余支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形成了溪口中山社区龙鼓队,裘村镇杨村鼓舞队和男女舞龙队等一批特色文化礼堂文艺团队。通过“镇镇一台戏”文艺汇演的形式,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促进地域优秀文化成果交流,实现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共享。今年,我区还创新推出礼堂“星”舞台评选活动,村级每月一评、镇(街道)每季度一选拔、区级每年一表彰,发掘、培养乡村文艺骨干,鼓励“人人争做草根明星”,为广大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展现自我的“大舞台”,为奉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积蓄动力、释放活力。农村文化礼堂已逐步成为我区美丽乡村的一座座文化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