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辰卉 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矛盾问题的重要抓手。区卫生健康局在巩固提升2018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基础上,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 今年年初,区卫生健康局梳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改革事项,制定出台了2019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十大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推出十项举措,将改革延伸至基层医共体分院,拓展到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争当改革“领跑者”。 智慧就医 告别“排长队” 聚焦“少跑”“少等”,紧盯群众看病痛点、堵点、难点,优化就医环节。去年以来,区卫生健康系统重点破解排长队难题,“跑”出了看病就医“新速度”。 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推进实名挂号制度,提供电话、诊间、自助机、网站及手机APP等5种挂号预约方式。 检查、取药等环节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比如,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实行分时段精准预约,智慧预约率已达90%以上。全区4家区级医院通过智慧药房建设,实现了处方与配药系统无缝对接,做到门诊取药“随到随取”,还提供了中药饮片代煎及配送到家服务。 “刷脸就医”和“医后付”是我区医疗费用智慧结算出现的新事物。“刷脸”就能挂号、付费、检查,甚至就诊、做检查、取药等中间环节都无需付款,患者可以“先就医后付费”,在离院前一次性结账。此外,4家区级医院均已推行门急诊诊间结算,提供6种结算方式,老百姓就医付费更智能也更便捷,全区门诊智慧结算率已达77.99%。 一窗“一站式” 百姓“少跑路” 各区级医院均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打通医保、财务及咨询等多个服务窗口,整合证明用章,建立了“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章管理”服务模式。 卫生健康系统不断改革创新,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结核病专项经费三方报销补助业务,建成“结核病一站式结报系统”,目前为全市首家。今年4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为938人次提供服务,共计结报金额89329.56元。 今年,我区还推出了生育服务一站式多证联办服务。通过浙里办APP平台等,市民在助产机构便一站式完成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缴费等有关事项的办理。目前,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免费用血患者可享受在出院时进行直接核销减免,已实现100%病人“零次跑”。此外,基层精神卫生一站式结报服务运行顺利,正积极推进基层精神科建设,进一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看病、配药的便利性。 想群众所想 服务“暖”到心坎里 聚焦暖心贴心服务,我区卫生健康系统还推出诸多人性化医疗服务。变患者跑为信息跑、数据跑,在看病就诊中注入人文关怀,老百姓就医处处显温暖。 溪口镇、大堰镇通过组建流动医疗服务队、开通移动医保结算,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对偏远山区的20个行政村及定点敬老院进行上门巡诊,为村民提供测血压、血糖、健康咨询、处方配药等医疗服务,偏远山区群众的普通看病、配药实现“零次跑”。 人性化服务暖到了患者心坎里。母子健康手册实现电子化,群众在手机端可随时随地获得孕期、分娩、产后、儿保及接种等优质服务资源。全区10家医疗服务接种门诊全部完成数字化建设,通过扫码接种实现了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全程可追溯、透明化。 依托检查分时段精准预约平台,接诊医生可根据患者需求,将检验检查项目尽量预约到相近时间段,避免患者因多项检查来回奔波。患者在获得纸质检查检验报告的同时,还可通过2种以上电子化手段查询,用药情况、药敏信息、出院小结、检查检验报告及门诊电子病历全部实现电子化共享,加强患者既往信息使用率,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项目。此外,三级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逐步推行“日间病房”服务,患者可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手术全过程,从而提高病床周转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