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与命运的言和

——读沐小风散文集《棋子》

    陈旭波

    拿到沐小风的散文集《棋子》,端详它的封面,视线锁住“棋子”,脑海里条件反射般跳出来的是直面自我的诘问——“谁是谁的棋子?”作者命名其散文集为“棋子”,有着怎样的用心和寓意呢?带着这样的猜度,我翻开了书页。

    散文集分三辑,分别为“寻常”“山水”和“悠悠我心”。“寻常”一辑中的散文,多为记录日常生活细节与平凡日子中的各种感怀。作者擅长叙事状物,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平和质朴地叙述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中开掘出生活的真谛,真情实感地摹画着少年以及后来的人生经历。例如《给自己买了枝玫瑰》和《隔窗知夜雨》中,作者个人的所见所闻,所经所感,都给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逼真效果。《三月的小确幸》中,作者描绘亭下湖的三月风光,笔法细腻婉约,如梦似幻中呈现了一幅姹紫嫣红。《闲情桃花酒》则让人产生一腔共鸣,心中有闲情,万物皆可品,登小山,吞山香,吐云气,捡桃花,酿美酒,吟诗词,品佳酿,不亦乐乎!

    “山水”中的散文多为描述游览故乡地理中的风景名胜,真挚地抒发了热爱吾山吾水的情怀。例如《奉化赋》一文,融作者之历史、自然、风物和社会人文等学识修养于一体,成功将“奉化”营造成一方富有传统和现代魅力的精神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美丽故乡,就那样在清丽灵性而又豪放大气的文字中呈现,给读者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审美品味。跟随作者的漫游足迹,走过林场、桐照、商量岗、甬山、雪窦寺和岩头等地,她的脚步轻盈而缓慢,目光深情而专注,心灵舒畅而开阔,灵感如涓涓细流,汇成纸上漫溢着的浓浓山水情结,尤其是《潮起潮落》与《弥勒·渡心》撞击读者心胸,烙下难忘印象。

    最有情感分量和温度的当属“悠悠我心”中的《捎往天堂的絮语》一文,更是因其真情厚爱,情思奔涌,感人至深。因父亲的突然离世,祭奠今生今世、血浓于水的父女情缘,在作者笔下犹如一首纯真至善的挽歌,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插交响,情深意切地歌唱出生命中美丽痛楚又动人心弦的风景。歌声中饱含着怀念的重量和情感的炽热。“生命是一纸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痛苦有时候就像弹簧,当你强硬的时候它就缩短,当你软弱的时候它就弹长。”“时间能够治愈一切悲伤。悲伤是有惯性的,而惯性运动总有停止的一天。”作者在忘我而至情的夹叙夹议中,一枚枚金句如熟透的豆子般爆裂而出,迸射开来,举重若轻,撼动心魄,扼腕长叹。同样,写给女儿的《亲爱的驰驰》一文像是一封公开的情书,作为母亲的沐小风,将她心中所有的母性以及对女儿的期望满满溢出,十二分柔情加上八分理智,全心全意地付出和珍爱,就是一位作家母亲对女儿的诉说——你要心中有爱,你要做个诚实而善良的人,我希望你漂亮,你要热爱阅读,书籍能赋予人无穷的力量,让经典与佳作陪伴你左右,你还要有激情和冲动,过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最后她感悟到自己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好母亲,便不能爱得那么矛盾,不能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女儿成长。相反,母亲借着孩子的成长又重活了一遍,且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改掉诸多劣习。她感谢女儿让自己的灵魂重生。这篇缘自作者育儿的真实经历的散文,就是一份真挚的心灵独白,那扎扎实实的一日日稳稳的幸福流淌在每一个字行的音节里,最为难得的是作者能够理性地审视自己,看见自己作为母亲的不足,以及女儿馈赠的宝贵收获。

    掩卷合之,目光再次落在“棋子”两字上,脑海里闪现出的是《捎往天堂的絮语》一文的结尾处出现的“棋子”意象。这意象的多义性与我的阅读感受自然呼应,互为因果——“生活滚滚向前,时光如棋,落子无悔,我们的过去成全了后来,再后来就变成了现在。”由此,我觉得时光如棋,更像是命运如棋,命运像预设的游戏程序,我们的前半生执拗地与命运对弈,荣辱沉浮,患得患失,流转至后半生自觉地学会与命运言和,修得一颗平常心,看好云淡风轻。这无疑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迈向开阔和成熟的必修课,亦是沐小风经历了人生颠簸起伏之后,与我们分享的真实感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