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沈绿草)昨天,区气象局发布了2019年度气候影响评估报告。2019年,我区全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年降雨总量、降雨日数比常年偏多,日照时数与常年基本持平。本年度气象灾害主要为年初阴雨寡照,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明显,入梅前后连续阴雨,“利奇马”“米娜”等台风,对农业生产和其它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去年春季,我区气温略偏暖,平均气温16.6℃,比常年偏高1℃,其中3月偏高1.5℃,4月偏高1.8℃。冷空气强度较弱,无出现倒春寒现象。雨水略显偏多,时间上分布不均,尤其是3月偏多,5月偏少。日照时数偏多。入春时间在3月10日,比常年提前了4天;5月22日入夏,明显偏早了5天。 夏季,气温较常年略偏低,梅汛期偏长,雨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偏少,高温日数略偏多,影响奉化的台风个数少。去年,我区6月17日入梅,梅汛期间阴雨寡照,7月17日出梅,梅期多达30天,比常年多了6天。梅汛期间,国家站降雨量高达382.7毫米,比常年偏多46.6%,梅汛期全区平均降雨量379.9毫米,大堰董家降雨量最大,达到468.7毫米。总日照时数仅58.4小时,其中6月17日至6月22日,连续6天无日照时数。梅汛期长时间阴雨寡照对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超强台风“利奇马”造成农田被淹、农作物受灾、农业设施受损等,直接经济损失3.99亿元。梅汛期、台风带来的降雨有效补充了土壤湿度,增加水库蓄水,使部分地区降雨稀少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秋季,季度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雨日较常年偏少,日照时数与常年基本持平。季度内主要出现的气象灾害为台风和强对流暴雨,9月和11月出现了连晴少雨天气,导致轻度干旱发生。入秋在10月13日,较常年明显偏晚22天。 冬季,我区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降雨量与雨日较常年显著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季度内冷空气影响频繁,强度较弱,总体没有造成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但受异常活跃南支槽和偏强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导致持续性阴雨连绵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影响我区的台风有4个,其中“利奇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浙江的第三个超强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