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月18日电(记者 周勉 刘芳洲)在广州打工的张帆提前了好多天请假回家,倒不是担心临近春节买不到票,而是因为村里举行的运动会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最近几年,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开始流行的乡村运动会,成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一种过年新时尚。不管是在小年之前,还是大年之后举行,兼具趣味性和竞技性的各种项目总能吸引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参与。 一大早,张帆就来到孝坪镇坪里村村部,一边和大家聊着这一年来在外打工的收获,一边等待着“村运会”的开幕。上午10点,举行完升旗仪式后,比赛开始了。 第一个项目是拔河。张帆和10多个务工返乡的年轻人,硬是没有占到留守种田的大叔大爷们的便宜。使劲的口号声、观众的加油声,一浪接着一浪。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突然“啪”的一声,绳子居然被拔断了!伴随着双方队员纷纷倒地,大家的笑声顿时将“村运会”的气氛点燃了。 第二个项目是挑谷子。一组四人、不分男女。自告奋勇的选手们要挑着100斤重的稻谷在两个篮球架之间走一个来回。张帆又兴致十足地把扁担挑在了肩上,不料刚出发几米,险些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好不容易稳住了重心,抬眼一看,旁边的大姐已将自己远远甩在了身后……“在外打工十多年,现在已经完全挑不动了。”张帆一边喘气一边摆手,“但是我每年都会参与,觉得特别好玩,也很有意义。” 最有特色的项目当属蒙眼摸鸭子。几十个村民拉起一张网在场地中间围出一个大圈,选手们用眼罩蒙住双眼,抓到的鸭子就是自己的奖品。鸭子时而跳跃飞起,时而闲庭信步,选手们则手足无措、人仰马翻。因为项目太受欢迎,原本只进行两轮的比赛,足足增加到五轮。 篮球赛是每次“村运会”的压轴项目。在别的项目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次“村村对抗赛”的两支队伍坪里村和孝坪联队的队员们始终在一边心无旁骛地热身准备。 刘红西是坪里村的扶贫驻村干部,3年前来到坪里村开始,就一直担任村篮球队的教练。“辰溪县有很浓厚的篮球氛围,几乎每个村都至少有一支自己的球队。”刘红西说,尽管队里12名主力队员全部是在外打工上班的年轻人,但每年“村运会”大家都会一个不落地全部回来。除了“村运会”,刘红西还热衷于在坪里村内部组织村民小组对抗赛,把所有热爱篮球的村民都集中起来切磋技艺。 中午一点半,随着刘红西率领的队伍取得篮球赛的胜利,坪里村2020年“村运会”圆满落下帷幕。 对于“村运会”成为过年新时尚,辰溪县电视台主持人陈宏铁深有体会。2016年以来,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的这一个月里,他和台里另外3名主持人同事每天都要“赶场子”,因为全县两百多个行政村,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村要举办“村运会”。 “我们不仅要做好串场主持的工作,还要身兼裁判。”陈宏铁告诉记者,几年下来,自己印象深刻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村民的“规则意识”越来越高。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是凑热闹、图好玩,完全没有规则可言,哪怕作为裁判的自己嗓子都喊哑了,也没人理会,但最近两年几乎不用再提醒大家。二是村民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不仅人数从刚开始一个村选手加观众只有几十人,增加到如今的几百人,项目也从最初的几个增加到十多个。 “以前在外务工的村民能回来一半就不错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回来了。运动会不仅加深了村民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激发出了大家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潜能。”坪里村村支书李美章说,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