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B4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22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婆家的缝纫机

    实验小学503班小记者 郑沁雯

    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外婆家的阳台上总放着一个“庞然大物”:形状像一张桌子,底下有一块铁制的踏板,踏板右边还有一个车轮,轮子里穿着一根皮带,桌子上面还凸出了很大一块。外婆平时都用一块布盖着它。那时我还小,总喜欢去踩那个踏板,结果发出了“哼哧哼哧”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后来,外婆告诉我,那叫缝纫机,是用来做衣服的。

    外婆小时候有台阿太传下来的缝纫机,但不是现在保留的这台。那个时候的缝纫机比现在的更加笨重。外婆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常常没有饱饭吃,读书也是断断续续的。到了16岁那年,初中一毕业就辍学了,为了改善家中生活,太公就每天用手推车推着家里的缝纫机,带着外婆,走上一个多小时到较远的一个村子里去学手艺。就这样,外婆成了一名学徒,每天风雨无阻在两地来回。

    外婆很聪明,缝纫技术学得很快。等她学成以后,就开始在村里接些简单的活计,补贴家用。后来,外婆渐渐有了名气,找她做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就这样,外婆用她的双手和那台缝纫机撑起了她的生活。

    外婆告诉我,她那个时代结婚,嫁妆的标准是“三机一车”,分别是缝纫机、收音机、三五牌时钟、自行车。但是外婆结婚时,因为外公家里条件不好,连新房都没有,就只能够买一台缝纫机。但外婆还是很高兴,因为新的缝纫机比旧的缝纫机好用多了。旧的那台不能将桌面上凸出来的那块收进去,而新的却可以,收起那块后就更像一张桌子,能在上面看书,写字。

    那个时候,有许多服装厂像雨后春笋一般,一座座拔地而起,同时招收大量会缝纫的女工。外婆手艺好,就去了当时的“一服”服装厂做工。由于那时资源有限,大多数工人都需要自带缝纫机去上工的,外婆就把缝纫机搬到工厂里去了。从此,靠着外公外婆的勤劳,家里的生活渐渐好转,攒足了钱盖新房子、买自行车、时钟等其它的物品。

    外婆在服装厂工作了十几年,后来出来又做过其他的工作,但她最喜欢干的还是缝纫,她对缝纫机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现在,家家户户条件都好了,缝纫机已经退出了大多数家庭的生活,但我外婆依旧留着它。我妈妈曾劝过外婆把缝纫机扔掉,因为它太老旧了,而且又占位置。但是外婆不同意:“这个还能用呢!”直到现在,外婆还会时不时地用一些柔软的布料,给我和弟弟做一些衣服。

    这台老旧的缝纫机不仅见证了外婆年轻时的辛苦岁月,也见证了外公外婆后来的美好生活,那是用他们的双手辛勤劳动创造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