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小学505班小记者 蒋婉玥 我的外公是50后,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三个妹妹,儿时的生活十分贫困,有时候就连饭也吃不饱。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8岁那年发生的一件趣事。 寒冷的冬天是农活最少的季节,生产队长按惯例开始清理河道淤泥作肥料,同时也是一年中收渔获的季节。 在清淤前一天,大人们用泥土做土墙当坝,把一段河道的两头拦截后,用抽水机把水抽到外面,经过一天一夜的排水,河道里的水已经排得差不多了,许多鱼在不多的水里“扑腾”,生产队长指挥大家下河捕鱼。接着几个大人站成一堵人墙向前推进,但还是有漏网之鱼。河堤上的大人小孩也跃跃欲试,一个个都跳下水,开始抓那些“漏网之鱼”。 外公的运气很好,一下子抓到了几条小鲫鱼,突然两腿之间有一块淤泥动了,一上一下的,外公猜想这一定是甲鱼或乌龟,然后就用手插进泥里,往上一托,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掐住这只“不明生物”后腿的凹槽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撒腿就往家里跑。抓鱼的其中一个人发现了这小子拎着大甲鱼拼命往家里跑就追了过来,跑着跑着,框里的小鱼都掉了出来,外公一边跑,一边骂后面追的那个人。为了保住手里的甲鱼,外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狂奔。那只一斤四两的甲鱼最后成了一家人当年最丰盛的晚餐。 回想当年的艰苦岁月,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指导老师 汪佩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