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子教育艺术的现实意义

    赵宁善 孙金秀

    当前,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大中小学也开始陆续开学。这个时候,学习探讨孔子的教育艺术,激发宅家学生重返校园的积极心理和学习热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研究孔子的教育艺术指明了方向。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有着成效卓著的教育实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研究孔子离不开《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结晶。《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孔子的教育艺术,在《论语》一书中刻画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从现实角度分析,可从四方面把握。

    教育学生要保持乐知为上的学习兴趣

    孔子终生以学为乐,要求学生快乐学习。例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懂得知识的人不如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不如那些从知识中去寻找快乐的人。”孔子把三种学习者垒起了一座宝塔,知之者是塔基,好之者是塔身,乐之者就是塔尖上的明珠。孔子终生都在学习,是通过学习进步到圣人层级的人。同时,他也终生都在教育学生要乐学善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当得好不好,可以用学生作为检验尺度,一看学生数量,一看学生质量。实践证明孔子采取的“有教无类”的措施是正确的:只要学生学习快乐,就耐心教导,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孔子学生都是主动投奔而来的,有本地的,也有远方各诸侯国的,甚至有父子两代人都以他为师的,证明孔子是一位成功的教师。

    教育学生要掌握知古知今的学习方法

    孔子把学好知识作为毕生追求,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古今知识。孔子倡导的学生培养模式就是:学道、卫道,最终实现天下有道,按照德的标准行事,依靠仁来立身处世。这些内容很虚泛,落到实处还是要做好一点一滴的事情,就是努力学好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知识和技能,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仅如此,学习还要融通古今,如例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既懂得过去的知识,又懂得今天的知识,就可以给人当老师了。”这里的温故知新,前人论证是博古通今的意思,两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之义。人的知识结构分为历史知识和当今知识两个板块。只有在知识和见识方面能打通古今的人,才能在现实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得心应手,处于主动地位。孔子主张成熟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博古通今,古为今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也作了精辟论述:“温故而知新。知识有前人传承的知识,也有今人创造的知识。前人传承的知识积累了人们历史上对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今人创造的知识形成了人们应对时代问题的智慧和探索。这两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继往开来都十分重要。”

    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的,孔子自己首先做到。如例三——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有人认为本章是省句之例,如补足,应为“学如不及;及之,犹恐失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学习知识就像追逐一个目标,只担心追不上它;追上了,还总怕失去。”可见学习活动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竞赛精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有了这样的精神也未必能学好,难怪孔子经常担心学过的东西会遗忘。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那就更学不好了。所以孔子认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因而采取勤学勤教的做法,如例四——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将学过的各种知识谙记在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从不知疲劳,这些对我来说哪有做不到的呢?”他还教导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即勤勉好学,经常请教地位较低的人,不以为耻。此外,孔子还用实例教育学生,研究学问要有毅力,如例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好比造一座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你却中止了,我也不去帮你了,因而没有造成!又好比填一个大凹坑,虽然只填了一筐土,你还在继续干着,我就去帮你填平它。”可见孔子重视学习精神,不论学习基础,鼓励学生勤奋上进,反对怠惰懒散。

    教育学生要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技巧

    孔子将诗歌教育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首先让学生认识诗歌的积极作用。如例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诗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可以提高观察事理人情的能力,可以使你融于社会群体,可以解除积压在内心的苦恼。就近处说,能孝敬父母;从远处说,能服务于君王与国家。同时还能加深对宇宙万象的认识。”

    其次教导学生,学诗是人才成长三个阶段的首要阶段,如例七——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以诗歌启迪智慧,才会使人学识渊博;以礼乐规范行为,才能使人创业立世;以音乐陶冶情操,才可使人完美无缺。”第三与学生共同探讨《诗经》的艺术表达,如例八——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子夏姓卜,名商)!始可与言《诗》已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诗经》上说:‘美好的笑容真漂亮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多分明啊!白绢上的彩绘啊,竟如此绚丽!’这句诗怎么理解呢?”“只有当一幅彩绘作品完成以后,才能在画面上显出洁白的珍贵。”子夏问:“这是指礼乐文化的内涵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启发我思考的人是你啊,从现在起,我能和你谈论《诗经》的话题了!”本章是孔子称赞子夏从“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礼和德有先后次序的道理。绘事就是绘画,后素就是在素地之后。孔子认为,先有內在的纯洁品德,才会有外在的美好礼仪,就同绘画一样,只有质地洁白,图案才会绚丽多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只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孔子的教育艺术一定能薪火相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