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A8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镇干部联村 村干部联片 普通党员联户

裘村“三联”机制营造垃圾分类争优氛围

    本报讯(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陈玮)裘村镇共有18个行政村,2017年起率先实施垃圾分类。2018年获评宁波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马头、黄贤获评示范村;2019年,石盆、黄贤两村入选奉化区垃圾分类十佳村庄;今年,全镇区域内推广“两收法”,49个片区逐步“撤桶入户”,村内环境卫生大大提升,“垃圾要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该镇发挥干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建立和完善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片、普通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营造全镇良好的垃圾分类争优氛围。

    吴江村,是该镇较早一批实施垃圾分类的行政村,早在2017年就做了前期宣传与引导,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村民不理解,应付了事。经探索,该镇推行镇干部联村加强督导,按照“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要求,每村标配“一个领导两个干部”,结合“四联四跑”“值班驻夜”“周二夜学““周五党员义务劳动”等机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今年全镇推广的‘两收法’效果明显,村民在家分类生活垃圾,每天由4名责任心较强的村民,早晚两次上门收集转运,并将当日村里垃圾分类情况反馈给村干部,由村干部对个别情况再次上门指导、督促。”该镇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杨赛慧负责联系吴江村,他说,从起初不理解,到现在逐步取消道路垃圾桶,村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马头村是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共有777户人家。村两委划分7个片区,分别由7个村干部和党员一同管理、督促整改。

    “根据‘包片包干’机制,压实责任,相关村干部对所联片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负直接责任,每周对所联片区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自查,并落实问题的整改。”马头村第一书记王小勇说,目前村里设了4个四色垃圾分类点,路边垃圾桶已基本撤除,在村干部及党员的合力下,村民垃圾分类参与度、精准度明显提高了。

    就近、就亲、就便,本着这样的原则,该村105名普通党员中,除年老和常年在外,80余名党员通过自行认领、党组织委派等形式明确联户清单。“作为党员,要想指导村民,首先自己要带头做到垃圾分类。”陈亚龙是负责第四区块的党员,他负责家周边7户邻居的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该镇将垃圾分类列入年度镇级重点工作。“我们要求联片村干部至少每周一次对所联片区进行自査;联村干部每月一次专项督查。镇垃圾分类督査小组每季度一次抽查,按照‘四色’法进行季度考核,联村镇干部、村干部、党员及时对督查结果做好传达和整改。”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健全奖惩机制,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岗位责任考核,党员联户情况与年度评星定级相挂钩。同时,设立垃圾分类专项资金,根据工作实效和考核情况进行奖罚。此外,还将大力挖掘各村垃圾分类先进经验,选树先进典型,营造“党员先行、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