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中心小学607班小记者 王洁宁 吃饭也要讲究?当然,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虽然随时记着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但却忘了极其重要的一点——“病从口入”。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吃东西就要把口罩摘了,可一摘下来就仿佛没了保障,还怎么预防病毒呢? “叮咚,叮咚!”随着门铃声响起,舅舅、舅妈和哥哥出现在门前,他们虽然戴着口罩,但眼里却透出按捺不住的欣喜,毕竟几个月不见,可不憋坏了嘛!这时,妈妈摆好筷子,擦了擦手,招呼道:“来来来,吃饭了!”只见餐桌上大鱼大肉,应有尽有,有些还冒着热气,熏得满屋子香喷喷的。 但是,很快,眼尖的我发现隔着几盘菜肴旁就放了装着一双筷子和一只勺子的盘子。我不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这样放筷子和勺子呢?难道还有客人?可紧紧关着的大门清楚地告诉我——客人都来齐了。难道妈妈糊涂了?我想来想去,依旧百思不得其解,也许只是备用吧。我伸手准备去拿放有筷子的盘子,妈妈一看,赶紧把我拉到一旁,轻声斥责我:“干什么呀!”我一愣,觉得很委屈,嘟囔道:“您放这么多没用的筷子,太挤了!”妈妈听了,捂着嘴笑个不停,半晌才对我说:“这个呀,不是没用的筷子,这个叫公筷!”“公筷?”“公筷就是大家共同用的筷子,只能用来夹菜,不能把菜送到嘴里的筷子。”妈妈解释:“虽然我们中国人习惯‘一双筷子吃天下’,但如今在特殊时期,使用公筷公勺才能更有效地预防病毒的传播。”我茅塞顿开,原来妈妈这样做是讲卫生,是切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妈妈告诉我,一些传染病患者通过餐桌上相互夹菜很可能会把疾病传染给同桌吃饭的人,而使用公筷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风险。 妈妈的话让我明白使用公筷公勺不仅仅是保持个人卫生,更主要的是能更有效地减少食源性疾病传播。只要每个人都学会控制好自己,养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的良好习惯,防止病毒“口口相传”,我相信不仅能打赢这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后还是预防各种传染病传播的有利武器呢! 指导老师 李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