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30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果专家进山“把脉”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徐华良 袁冰露 通讯员 葛家骏)5月28日上午,溪口镇岩坑村50亩车厘子基地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基地的果农顿时一片欢腾。

    这3位客人是浙江农科院博士吴延军、宁波农科院博士刘珠琴和区农技服务总站高级农艺师吕道坤。他们面对面向果农传授车厘子夏季管理技术,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

    今年,岩坑村与山东农科院车厘子研究所和浙江省农科院紧密合作,对以前车厘子挂果少现象开展技术攻关。今年该村一半以上车厘子果树硕果累累、每株产量达7.5公斤至10公斤。近期该村推出了车厘子采摘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鲜。

    车厘子的夏季管理难度大,技术含量较高。吴延军一走进果园,看到挂满枝头的车厘子,摘下一颗品尝后说,甜度和鲜度都不错,比去年提高了不少。吴延军看到,有些车厘子树有花腐病和褐腐病症状。她叮嘱果农一定要把枯叶和挂在树上的烂果全部摘掉,并彻底清理出果园集中处理,否则会影响明年挂果。梅雨季节基地湿度大,容易发生褐腐病。刘珠琴和吕道坤建议,在科学合理防治的基础上,高温期间最好揭掉尼龙薄膜,换成遮阳网降低温度、湿度,促进果树健康生长。

    3位水果专家在基地“把脉”后,与村干部一起探讨车厘子采摘游项目的发展。专家认为,车厘子采摘时间过短,要延长产业链,还要发动村民利用“退花还林”机遇,连片发展小樱桃,延长水果采摘时间,带动农家乐和民宿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王定良和村主任王华永说,水果专家的主意好,非常符合山区实际,下步将做好高山水果采摘游这篇文章,把它打造成富农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