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 张恺世 松岙是个“有山有海有田”的好地方,过去“省元塘稻苗、金山峡红桃、白溪苔荞”三种特产很有名气,被称为松岙“三宝”。 先说省元塘稻苗。省元塘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属老塘田,且位于松岙村庄东南处。由于村庄地势西北高、东南底,每逢大雨,村庄污泥水顺势流入省元塘,在过去缺少肥料的年代,污泥水就是好肥料。俗话说:“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在省元塘种下的稻苗生长快、长势好、产量高,所以省元塘稻苗被列为松岙“三宝”之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省元塘区块被列入《松岙东扩发展计划》,先后建设兰芳新村、松岙综合农贸市场等。其中,下湖线改道(从振兴路到二号桥)工程采用沥青浇筑路面,长约1千米、宽20米,道路两旁建有整齐划一的店铺,成为松岙美丽的“东大门”风景,使松岙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省元塘成为历史。 再说金山峡红桃。金山是座悬山,东接松宁畈、南临嘉禾塘、西靠中塘江海湾、北近前山。金山最高处约30米,且山体平缓,土地肥沃,宜于栽种红桃。除南面是柴竹外,东西两面栽种桃树。由于栽种面积广、果实品质好,金山红桃名气远扬,被当地人列入松岙“三宝”。 最后说的白溪苔荞,属于海产品,据传与布袋和尚有关。有一年冬天,天寒旱地冻,蔬菜稀少,在千亩塘(现裘村镇翔鹤潭村西)打塘的百姓无蔬菜可吃。布袋和尚见此情景,就将一只草鞋丢到海里,第二天海涂里长出一片绿色苔荞。布袋和尚指点村民将苔荞当菜吃,所以苔荞又被称为“苔菜”。当地还传说,苔荞生长地处于(东至湖头渡、西至桐照)一带,跟布袋和尚丢下的那只草鞋有关,它随象山港潮水漂动,潮落时草鞋漂到湖头渡,涨潮时草鞋漂到桐照,所以湖头渡到桐照之间有苔荞,其他地方海涂没苔荞。 值得一提的是松岙白溪(大埠村西)一带的苔荞,因细嫩、品质好、味鲜的特点远近闻名,人称“白溪苔荞”。每年村民在立冬时节,在海塘坝上敲好苔荞榔桩,布好草绳,做好苔生耙、苔荞菩蓝等撒苔荞准备,开始下海撒苔荞。苔荞有冬苔、春苔之分,立冬到立春之间收获的称为冬苔,其细嫩、品质好。除晒干外,苔荞还可制烂苔生,用咸齑卤调和,吃之爽口,也是一道美味佳肴。苔荞运往宁波等地,经济收入十分可观,是当时松岙的一大特产。春苔由于气候转暖,苔荞生长较快,显得粗壮,产生苔根,苔荞厚得像棉被一样,潮大时被潮水带到港埭里,养猪农户取来当作喂猪的好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