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是第10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根据上级部署要求,我区重点开展“乙肝母婴零传播和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 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全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更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肝脏疾病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并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与各级医疗机构对肝炎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开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程序管理”“病毒性肝炎科技攻关”等重要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且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少数还会发展成肝癌。 类型及传播方式 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这5种,其中乙肝、丙肝最容易造成肝癌。不同病毒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不同。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且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感染者血液、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的常见肝脏疾病。多数人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出现乏力、发热、恶心、黄疸等。 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感染。在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人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疾病,达到痊愈并终身免疫,其他人则会发展为病程超过半年的慢性感染者。 健康人如何避免 感染乙肝 1.注射乙肝疫苗是未感染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2.每次性生活使用避孕套; 3.清理别人个人用品时戴手套,特别是纱布、卫生巾、床上用品等; 4.包扎好所有暴露在外的伤口; 5.不和人共用剃须刀、牙刷、指甲刀或耳钉等; 6.确保任何用来注射、打耳洞、纹身的针和修指甲的工具都消过毒。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 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使用免疫规划用10μg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接种3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至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防止母婴传播是预防控制 乙肝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孕周<37周)、低体重儿(体重<2500g)也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内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越早接种越好。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至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次非免疫规划乙肝疫苗。 防止乙肝家庭传播很重要 HBsAg阳性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最好在婚前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丙肝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往往被称为“隐匿的杀手”。 什么样的人建议检测丙肝 下列人群建议检测丙肝:曾经有过非法采供血或者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史者;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多性伴性行为者;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有过器官移植及长期血液透析者。 丙肝是否可以治愈 大多数人感染丙肝病毒后长时间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医生的指导下,及早治疗、规范用药,丙肝可以被治愈。 日常生活和工作 会传播乙肝和丙肝吗 1.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他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2.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3.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区疾控中心 董维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