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秘海沿头美味

裘村古法瓦缸烘虾又飘香

    本报讯(记者 袁冰露)每年8-10月,是海虾最肥美的时节,也是渔民最忙碌的时候。在裘村镇应家棚村,有一种独特的纯手工制作手艺——古法瓦缸烘虾,用这种方式烘制的虾干,十分美味。昨天上午,记者走进该镇应家棚村养虾人陈仲达家,探究古法烘虾的奥秘。

    陈仲达拥有200亩虾塘,每天清晨他划着简易木船至虾塘中央,用网笼将大小合适的虾捕捞至桶中。昨天上午,记者走进陈仲达家的瓦缸烘房,一阵热气扑面而来。屋里共有10多口大小不一的缸,每口缸里生着炭火,瓦缸周围缠绕着一对对大虾,瓦缸内生着炭火,靠这炭火的温度,就能将大虾烘烤成美味的虾干。“这是南美白对虾,一般我们在4月底撒上虾籽,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捕捞,今天网上来最多的一笼有100多公斤。”陈仲达向记者介绍了古法烘虾的步骤,将捕上来的虾煮熟起锅、晾凉之后,开始关键的步骤——“对虾”,即把个头相当的两只虾,虾头顶着虾尾串紧。之后便是最考验技巧的火缸烘虾环节,“最近我们每天要烘烤150公斤左右的鲜虾,烘烤时间一般在1-2天,因为需要随时关注炭火的温度,防焦防灭,所以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陈仲达说。

    经过一天一夜的烘制,虾中的水分被慢慢烘干,虾壳变得酥脆,虾肉也更加紧致,香味浓郁,十分诱人。陈仲达说,今年3个月的烘虾时节里,光他家就预计可将2万公斤左右的鲜虾烘成5000多公斤虾干,用祖辈传承下来的古老方法,延续这一海沿头美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