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应国民)一条条平坦宽阔的乡村水泥大道,一幢幢整洁靓丽的农家新居,一个个绿树环绕的新村,休闲公园、文化俱乐部里笑声不断……今年以来,江口街道积极推进“我们的家园”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招接着一招出,辖区整体面貌越来越靓。 建设最美家园,首先要绘好蓝图。街道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按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异、百姓生活和美的思路,加速打造“活力江口、品质江口、幸福江口”。各村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分类建设规划,确定中心村、全面小康村、风情小村和特色村等规划形态,抓点连片,通过“示范点、精品线”重点突破,带动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提升。蓝图绘成后,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蓝图一件件抓好落实。 改善农村环境,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街道坚持抓重点和创亮点并举,集中整治与长效督管并重,全力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立足自身特有的历史人文优势,打造环境整治亮点工程,有效提升城镇品质。同时,发挥基层网格员队伍作用,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压实机关干部主体责任,实行“党建+整治”模式,发挥农村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确保联系户房前屋后环境保洁、垃圾分类落实到位,组织开展门前屋后、道路河道等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全民关注、全民支持、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建设最美家园,必须物质富裕。围绕“产品做精,服务求精”,做好“精”字文章,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工业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至目前,辖区规上企业达到104家,其中高新企业40家。同时,街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构筑农民致富平台。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目前,街道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已占80%以上,农村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0%,二三产业的推进,使不少农民成了拿月薪的“蓝领”“白领”。 “‘我们的家园’建设,不仅要山清水秀,生态文明,更重要的是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享受乡风文明的精神富有。”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街道正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系统的养老服务制度,努力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同时,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职责,为区域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加快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培训、体育健身等各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高标准公共文化平台,努力让百姓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