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培芳 通讯员 薛丛川 近年来,西坞街道大力实施生态宜居建设,通过农房改造、“我们的家园”建设、厕所革命等举措,全方位优化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居住品质,推动美丽乡村蝶变,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连日来,记者来到西坞街道各村探访,寻找打开幸福盒子的“密码”。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大的新房子。”近日,记者来到雷山村,恰逢该村28套新建农房顺利结顶,68岁的村民史锡仁笑逐颜开。 与周边村庄相比,雷山村村庄面貌和居住环境较为破旧。去年,雷山村决定以梳理式改造的方式实施农民住房改造,并整理出6亩土地。今年5月,一期工程28套项目启动建设,其中联排房16套、套房12套,为现代中式设计风格。“这批新房将于明年4月交付,这是我们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第一步,未来还将根据村民改造意愿规划更多的农居房。”雷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四海表示。 在四维村,记者看到杨四新苑安置小区即将竣工。该小区主要用于安置杨四岙自然村村民,他们将彻底远离省级地质灾害点的威胁,过上舒心安全的生活。据统计,近3年来,西坞街道通过实施整村改造、梳理式改造、异地拆迁安置等,共建成各类新房860套。 在西坞街道各村走访时,记者发现简易厕所、露天粪坑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公厕。3年来,西坞街道新建公厕15个,修缮改造公厕63个,拆除120个简易厕所、露天粪坑,极大改善了辖区环境卫生,提升了农村的文明指数和生活环境。 饮用水问题是雷山村、蒋家池头村、税务场村、金峨村、余家坝村5个村庄村民常年来的心病。因地理区位较偏远,这5个村的自来水未纳入供水总管网,村民生活生产用水直接取自里岙水库,未经过滤净水处理。今年3月,西坞街道投资600余万元,在里岙水库坝脚新建金溪联片水站,配备净水器、清水池等设施。9月,项目建成投用,日供水4000吨,惠及村民1500余户。 近几年来,西坞街道不少村庄的景观得到了提升。在蒋家池头村,记者沉浸于“诗画闾巷”;在庙后周村,记者感受到“笔峰穗飘”的美丽田园风光;在西坞村,记者被古镇夜景的绚丽所震撼……通过打造“一村一韵”风景线,如今西坞街道处处呈现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水乳交融的新农村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