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政为民汇暖流

——“十三五”时期全区民政工作亮点回顾

    通讯员 李玉娇

    “十三五”以来,区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担当作为,务实创新,扎实做好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推进,民政事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服务升级工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现有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393家,较2015年净增94家,3A级标准数量从4家增至目前的25家。养老床位5735张,年均增长400张。滕头养生颐乐园、夕阳红怡乐园二期、岳林康养院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成投用,区域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文芳老人护养院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岳林康养院列入省级康养联合体试点建设单位。“爱心车轮”老年助餐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各类助餐配送餐服务点、实体化老年食堂实现“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转变。

    社会救助水平全面提升。健全完善以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为重点,以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1+8+X”大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急难型救助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救助内容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基本生活帮扶服务延伸,五年间,低保标准由540元/月调整至842元/月,增长56%;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标准从965元/月调整为1555元/月,增长61%;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从原来的1258元/月调整至2178元/月,增长73%,散居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标准从原来的755元/月调整到1743元/月,增长130%。

    城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圆满完成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高质量推进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自荐直选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直选率均达到100%。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村(居)民议事协商等制度推动村(居)民自治更加规范深入。有序开展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和撤村建居,实际减少行政村69个,新设城市社区9个。实施品质社区打造提升行动,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0个,金钟社区获评宁波市“十佳品质社区”。累计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14名,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比例从37%增至65%。全面落实社工薪酬待遇,社区正职、副职和其他工作人员人均年收入分别不低于上一年度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6倍、1.3倍、1.1倍。

    社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推进社会组织全域化、专业化发展,持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社会组织参与民生服务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镇(街道)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全部依法登记,实体化运作平台从零开始发展到目前的5家,依法登记的枢纽型、支持型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率分别达100%、99%,基层备案类社会组织4700余个。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公益事业,举行“微公益”公益创投活动,累计立项公益项目62个、资金扶持117万元。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对口帮扶,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扶贫项目近70个、资金支出约1700万元。

    专项事务管理高效推进。突出精准服务群众,婚姻登记管理逐步完善,登记场所达到3A级国家标准,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累计建成生态节地安葬墓位5387穴,拆除违规坟墓60处。加快推进水库移民安置工作,钦寸水库三批次移民142户375人妥善安置,葛岙水库移民签约工作基本完成。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编纂出版奉化地名志。

    “十四五”时期,区民政局将继续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以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为核心任务,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残疾人权益保护、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管理、区划地名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慈善事业等为主要内容,以城乡社区为依托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重要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手段,以社工人才和志愿者为重要力量,以改革创新、砥砺前进为时代主线,加快建立基本社会服务保障能力、基本社会服务统筹层次、城乡区域间基本社会服务政策融合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有机联系、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