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谋划交通运输新发展 绘就“交通强区”新蓝图

——2021年区交通运输局工作思路

    通讯员 黄爱明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区交通运输局将紧扣打造宁波南部交通枢纽的定位要求,践行“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当好排头兵,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为“交通强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奉化区“三环”干线公路网

    沿海中线与疏港高速共建效果图

    交通执法行动

    路域环境整治攻坚

    严格“人物同防”管控,着力筑牢交通疫情防线

    做好交通运输常态化疫情防控。围绕“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目标,调整完善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措施,严格“人物同防”,坚决守好交通系统的“大门”和“小门”。紧盯春运等重点时段,强化精密智控,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奉人员排查管控。落实各类枢纽站场、交通工具等的通风、消毒,严格执行亮码、测温、戴口罩等防疫规定。科学统筹春运期间运力安排,严格控制超员率。落实运输工具实名购票、对号入座、“一米线”“一查一测一戴”要求。稳妥有序推进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力争“应接尽接”。

    严防海上境外疫情输入。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入境“净海”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船员换班、港口岸人员防疫等规范要求,确保“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加大“三证一码”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做好载运工具消杀。

    坚持“适度超前”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期,按照“北接东连城环”的战略导向,做好与长三角一体化、省级大通道、宁波都市圈交通规划的衔接,超前谋划好战略通道和路网布局,协助宁波谋划沈海高速改扩建、象山湾疏港高速三期、余奉高速、象山港二通道等高速线网,与鄞州、海曙共同谋划儒江路东连西延、广德湖路南延至奉化四明路等同城通道,同时谋深谋实奉莼二通道、规划S312沿海中线西延、宝化路西延等区域内干线路网,全面完善全区交通规划及项目储备体系。形成“市内大循环、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交通格局,通过布设大通道,助推大发展。

    提前安排专项研究。结合疏港高速二期(塘溪至下陈段)建设计划,开展疏港高速二期松岙开放式服务区方案研究,将交通资源与地方资源有效结合,既带动当地经济,又强化高速服务区商业价值;开展疏港高速二期桥下空间利用方案研究,以服务沿线发展为导向,打造“滨海廊带新场景”,创新“城市空间利用新典范”。结合奉化火车站扩建,谋划火车站地方配套项目近远期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为宁波南部枢纽打造做好准备。考虑到当前公路绿化缺乏统一规划且布设凌乱、标准较低,开展干线公路两侧绿化规划研究,通过规范化指导意见提升全区公路景观颜值,打造“一路一景”特色交通景观廊道。随着城市发展框架的拓展,城市道路与交通道路连接变得更为紧密,积极开展城市道路与交通道路无缝衔接专题研究,促进城市道路与交通道路融合发展;随着新城区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出行堵”“停车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之痛,深入开展交通治堵专项研究;积极开展公共交通专项研究,构建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全面引领形成绿色出行体系。

    把握“融合发展”规律,着力优化公路网络布局

    对外打通大动脉。协助宁波推进象山湾疏港高速二期(塘溪至下陈段)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全面改善滨海区域对外交通条件;加快推进奉化区西环线北延一期(甬山隧道段)项目建设,同步与海曙区对接西环线北延二期,争取今年启动前期工作,尽快建成西部融城大通道;加快推进S203奉化段项目建设,并积极与鄞州区相关部门对接,加快推进S203鄞州段前期工作,力争与奉化段工程同步建成通车,助推奉化东部与宁波湾融入主城区;积极向市交通局争取宁波东部城区至阳光海湾快速通道布设,全面提升宁波湾区块能级。

    对内畅通微循环。强化对各建设单位的行业指导和监管,确保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网络。集中新建一批,加快推进S312沿海中线拓宽改造一期工程前期工作(与疏港高速非共线段),争取年底开工建设,二期工程(与疏港高速共线段)前期工作与疏港高速二期同步开展;沿海旅游观光专线未开工路段、桐冒公路东延(S203至沿海中线)等项目全面开工,完善宁波湾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规划S310奉化G228至S203段公路、奉化区连山快速公路一期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一批,实施江拔线沙堤至溪口西出口段、江拔线K0+374-K9+350段、锦奉大道(大成路至四明路段)、奉钱线(高速出口至西坞段)、宁西线、四明路开发区段、下湖线、沈海高速奉化收费站改建等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干线公路质量和等级。

    牢记“人民满意”导向,着力优化交通运输环境

    完善公交服务体系。优化公交线网,结合栎社机场三期、S203等项目建设,开展奉化城区至栎社机场公交线路前期研究;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科学合理规划与宁波主城区公交衔接线路,适时新开公交线路,增进奉化与宁波主城区的交通融合。结合群众日益提高的公共出行需求,继续优化一批城市公交线、加密一批山区公交线、开通一批夜间公交线。大力推进轻轨、铁路站点与公交的高效接驳线网建设,实现站点与公交100米内换乘。推进公交“均等化”服务,在实现公交“一卡通”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奉化公交卡与宁波公交卡同票价同折扣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公交场站、候车亭、便民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

    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继续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快推进城区内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使用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领域推广应用,为乘客改善乘车环境;打好老旧营运车辆淘汰攻坚战,通过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疏堵结合的措施,全面推进老旧营运车辆淘汰、更新,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助力我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广公共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新增5个公共自行车点位,同时积极与市交通运输局对接,探索共享电动自行车在我区投放事宜。

    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雪窦山至普陀山旅游专线的开通,有效促进了两山文化旅游合作,提高了雪窦山知名度,积极建议旅游部门建立联票优惠机制,提升专线运行效率;与旅游部门对接,复制推广雪窦山至普陀山旅游专线的成功经验,继续面向有条件的景区、景点或者游客量较大的城市开辟旅游专线,吸引更多游客来溪口旅游,如溪口南京专线、横店影视城溪口专线,拓宽奉化旅游服务范围。此外,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宁波湾旅游休闲区与普陀山旅游航线的近海邮轮研究,给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旅途体验。继续推进美丽交通走廊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串联旅游资源,形成“连山风光带”“滨海休闲走廊”等旅游风情道。

    培育发展交通产业。推动交通物流转型升级,结合新一轮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指导物流企业调整运力结构和战略合作,提升物流保障能力,扶持交通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协调推进宁南区域物流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城市配送示范区。加强优惠政策研究,积极与市交通运输局、周边地区交通部门及区相关部门对接,研究新物流企业入奉优惠政策,努力吸引更多优质物流企业、力促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企业落户投产。合理开发与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指导做好宁波和创物流码头升级改造,开展奉化狮子山3万吨级码头方案研究。

    强化“党建引领”核心,着力护航“交通强区”建设

    从严压实党建责任。强化理论武装,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市区委部署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落实,持续开展内部巡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深化清廉交通建设。出台清廉交通建设实施意见,主动防范“大抓交通、抓大交通”带来的廉政风险,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推进交通工程阳光监管平台应用,对行政审批、项目监管、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实施智控监管和审计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相关要求,持续纠治“四风”问题,以干事担当作风争当行业清廉建设新标杆。

    加强行业文明和队伍建设。围绕建党100周年,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梳理各领域、各时代模范人物,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形成对全系统的示范引领。继续加强行业文化、职业教育和人才建设。以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等为重点,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注重人才梯队化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活力。以“对标杆、补短板、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最美行业创建活动,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顺应“改革赋能”趋势,着力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打造智慧交通。整合提升现有公路、运管、港航等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拓展智慧交通应用领域,建设“数字交通”,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联合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部门间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及交通数据共建共享,形成奉化“智慧交通小脑”,确保各类交通问题提前干预、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打造平安交通。重点完善“预防、监管、应急”三项机制。预防实现“双控”,推动行业安全规范化、精细化治理,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机制”,并实现长效化、常态化管理。重点围绕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重拳整治“两客一危”、货车“百吨王”超限超载、水上交通、港口危险货物、公路事故多发点段等治理,力争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监管注重“法治”,将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严把企业开业、项目开工等审批审核关,突出做好危运、桥隧施工等高风险领域安全条件审核。应急突出“效率”,完善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救援队伍,探索专业企业、社会团体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着力提升日常通行保障、突发情况下抗击、灾后快速抢通和恢复重建“四大能力”。

    打造效率交通。行政执法更高效。切实做好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理顺局机关、执法队、两个管理中心的职责边界和协作机制,确保改革后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高效执行;推行“执法监管清单化”,抓好执法规范这一基础;在制定政策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离方面进行探索,实现管理权、审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的适当分离,强化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拥堵治理更高效。推进“大数据”治堵,通过智能信息手段,构建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的智能网络,通过采集实时交通数据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交通参与者,进而提高道路和车辆运营效率;推进“一点一策”治堵,采取调查研究、征求民意等方式深入排查进城交接路段、城区内部道路拥堵问题,结合实际量身定制堵点路段“一点一策”治理方案;鼓励“绿色出行”化堵,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线网等手段提升公共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引导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工程管理更高效。积极探索在新的投融资模式下如何高效监管工程项目,实行重大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专家咨询机制,通过整合有效资源强化项目管理等方式,提高交通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推进“品质工程”创建。养护管理更高效。健全并落实“路长制”、美丽公路长效管理机制等,继续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公路建管养运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