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A8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乡的风俗

    居敬小学603班小记者 杨轶博

    每年元旦前夕,舅公就会给我打电话:“杨轶博,可以来松岙了,我们要做年糕了。”我就知道,年近了。

    元旦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松岙舅公家。一下车,走进舅公家院子,就看到一派热闹的景象。我迅速环视了一下,院子右边放着一桶桶浸在水里的大米。舅公告诉我,这些米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再加上糯米,已经浸泡了一个晚上,它们正排队等着去轧粉,轧好的米粉会被放到院子左边的蒸笼里,大概蒸15分钟。舅公抓起一把蒸熟的米粉塞到我手里,告诉我这个叫“雪花团”,已经可以吃了。哇,好烫!我的手瞬间被这个年糕的前身“雪花团”给烫熟了。放嘴边吹了一下,迫不及待塞一口进嘴里,口感粉粉的。

    蒸笼旁边有一台大家伙,定睛一看,这就是做年糕的机器了。舅公把蒸熟的米粉倒进机器,用木棍捶着米粉把它们“赶”入像漏斗一样的机器,“漏斗”下方很快“吐”出白白胖胖的年糕条,舅婆坐在机器旁,把长长的年糕条均匀地切成一段一段。年糕落到了竹床上,年糕的主人会先把双手在冷水中浸一下,然后马上接住还冒着热气的年糕,把它们整齐地排好队。等竹床上排满了年糕,两位叔叔就把竹床抬到院子中间开始晾年糕。院子中间整齐地放着一排排竹床,竹床上面都是一条条白花花冒着热气的年糕,很是壮观。看到我好奇的眼神,舅公告诉我,因为刚做出来的年糕太热,如果马上叠放在一起年糕就会粘住,所以先要把年糕晾凉,然后叠放在一起,这样既携带方便,放在家里也不占位置。说时迟那时快,舅公抓起一条刚“吐”出来还冒着“仙气”的年糕,夹了些我最喜欢吃的咸菜炒肉,一个年糕团出炉了。我咬了一口,软软糯糯的感觉。到了晚上,舅公还给我做了炒年糕、年糕汤。

    之所以取名“年糕”,寓意着一年更比一年高。虽然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年糕,但是在快过年的这段时间吃到的年糕味道最好,因为有新年的味道。

    指导老师 王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