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论如何让幼儿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

    陈娜

    儿童的早期教学处于学习的最前沿,也就是我们说的启蒙教育。他们不同于小学生有一定的自控力和理解力,也不同于婴儿完全凭本能学习。幼儿学习就像婴儿期的从爬到走、从走到跑,一步一步需要成人的帮扶,正确引导、抓准时机,并且懂得适当放手、正面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除了日常的生活基本习惯、吃饭穿衣自理能力及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阅读能力、倾听习惯、守纪律讲文明等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也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这些良好学习习惯有效高效地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幼儿的课堂注意力是不是容易分散。

    一般情况下,学龄前孩子的注意力只能保持5至15分钟。幼儿课堂注意力,顾名思义,指的是幼儿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老师带领的课堂教学。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不被其他事物干扰,那么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可以说,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那么作为幼儿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课堂注意力呢?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

    一、笑容迷人、拉近距离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拥有迷人笑容的老师较容易拉近和孩子的距离。比如,那些刚离开家长怀抱入园的孩子,会因为老师亲切的笑容缓解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例如,在小班孩子入园时,老师不妨多亲亲抱抱孩子,俯身跟孩子亲切交流,给孩子温柔的笑容,这样孩子就会亲近你、信任你。当孩子有困难、有问题,或者不开心时,也会愿意向爱笑的你寻求帮助。在把欢乐和美好带给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会被他们感染,让生活、工作变得更加幸福。

    二、语言着迷、听师信师

    老师在活动课上运用活泼有趣贴近孩子心理的童趣语言,会让孩子更愿意去听,更有兴趣去听。当我们要求孩子坐姿端正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胸抬头精神好,不要学那小青虾,弓背弯腰真糟糕。”要求孩子安静排队出去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运用孩子喜爱的动物形象,加入角色扮演,让孩子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角色,自然就会按照这个角色的设定来改进自己的行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动是孩子的本性。例如,在阴雨天时,活动室的地板会特别滑,孩子一下课就“叽里呱啦”吵成一片,连上厕所都是跑着挤着,这样存在很大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时,我会进入角色扮演中:“现在老师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猫宝宝哦!猫妈妈会跟在你们身后保护,你们要慢慢地走!”于是,孩子会模仿小猫的样子,弯腰轻声走进厕所。

    三、上课“戏迷”、互动互学

    学龄前的孩子,更喜欢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戏精”,演啥像啥,演大灰狼时要粗声粗气、凶恶可怕,演小兔子时要可爱温柔、蹦蹦跳跳,演老婆婆时要弯腰拄杖、步履蹒跚……如此一来,孩子会成为你的“戏迷”,只要开场锣鼓一响,不管他们在哪里、干什么,都会放下手头的事,一路跟着你到“海角天涯”。我在讲故事前,会预先弄清故事中的角色,然后按照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语气,让孩子在听故事时身临其境。

    四、教得“入迷”、学得“痴迷”

    我们要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在教学时,让孩子在玩中学,快乐教学,潜移默化。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孩子自然学得痴迷、学得认真。比如在孩子喜欢的区域活动中,让他们分配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区域活动中尽情发挥天性,这比让他们死记硬背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三“道”:教育理论做“大道”,即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门道”,即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有“味道”,即要发挥出老师的聪明才智。五“迷”三“道”,神魂颠倒,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花见花开做不到,人见人爱可期望……

    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快乐氛围中学习,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但是,幼儿由于年龄限制,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注意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作者系锦屏街道阳光艺术幼儿园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