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严梓宁 通讯员 卓芳玲)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通过“减环节、简材料、增效能”等手段,破解群众“办事难”,全面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1至4月,共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24968起,较去年同期增长60%。 全面优化登记流程。该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五减”要求,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制度,精简集成税务、住建等多部门的收件资料,实现一般商品房转移登记申请材料压减至4份以内,所有登记类型基本实现闲时60分钟办结,基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 全心提升便企服务。受理大厅设立“企业专窗”,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问题咨询、流程指导和业务办理。同时,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并提供证书免费寄送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该中心推进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证明)应用,电子证书可随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浙里办”APP进行在线查询、浏览、下载,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至4月,已发放电子证书20248本,位居全市前列。“有了电子证书,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证书遗失,省事又便捷。”一位市民高兴地对记者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止境。下步,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度融合部门职能与群众需求,服务再优化、效能再提升,实现群众“只跑一窗,一次办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