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点三线助推班级主题式学习建构与实施

    朱超娜 杨静娜

    班级主题式学习的开展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学习模式,但现有主题开展学习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如主题选择并不是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内容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和主题开展不深入等。由此,我们在开展大班《秋天的果实》这一主题中,以“番薯丰收”为契机,展开对秋天果实的主题式学习。幼儿在实践过程中,以番薯作为切入点,深入对植物果实的研究。同时,教师借助幼儿园资源,通过幼儿园种植园地作为孩子认识番薯植物的途径,在番薯丰收中了解果实特点、种类以及价值功能等,增加幼儿对植物的科学探究兴趣。

    一、搭建平台建构主题式学习

    本次学习,我们正好利用身边的资源结合《秋天的果实》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本次“番薯丰收”活动,引发幼儿兴趣,从幼儿的兴趣、经验、价值上为三大实施路线的点,搭建了班级主题学习的建构模式。

    1.问题呈现,明确幼儿兴趣点

    在一次散步活动中,我们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果蔬部落”发现了一大片的番薯。通过前期各种准备,我们顺利挖到番薯。过程中,孩子积极讨论和探索,兴趣十足,还提出“挖的番薯为什么这么小?”等疑问。

    2.了解幼儿需求,明确经验点

    对于“番薯为什么这么小?”有的孩子觉得是番薯品种的问题,有的是紫薯、有的是红薯;但有的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考虑到我们的果蔬部落晒不到太阳,泥土里石头太多,可能是环境问题;还有的孩子则觉得可能是番薯还没有长大。

    通过对孩子观察后及教师对班级幼儿的情况分析,我们梳理发现幼儿有对番薯的零碎经验,他们知道番薯长在地底下;番薯可以食用;挖番薯的时候需要工具等。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对植物的科学探究兴趣上能对自己的猜测实践验证。有了这些经验梳理,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3.明确主题目标,寻求价值点

    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及已有经验的基础,我们制定出本次主题学习的如下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番薯,知道番薯营养价值;了解植物的根,感知“直根”“须根”及“块根”不同;通过活动对植物探究产生浓厚兴趣;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增强生活常识;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番薯丰收活动。

    二、三线助推实践主题式学习

    在主题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尝试解决”是幼儿的主题学习轨迹。

    1.实践过程的问题线

    从主题学习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主题框架搭建都从幼儿提出的问题出发,通过实践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提供平台帮助幼儿将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经验问题梳理,组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使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经验。

    2.统筹过程的目标线

    根据主题脉络推进,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基础上,我们从了解番薯到学习怎样挖番薯到探究番薯到最后的拓展认知,都有相应的主题目标支持,让幼儿在主题学习进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获得具体知识和背后核心经验的方式。

    3.追随过程的推进线

    幼儿在与周围人、事、物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我们应遵循幼儿经验发展的脉络,通过真实情景创设,真实体验活动,有目的引导幼儿,支持、鼓励、追随幼儿的发现,从发现中收获认知。

    在“三点三线”的班级主题式学习的建构及实施过程中,教师能敏锐察觉到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幼儿园的资源环境,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展开线索,分析他们的兴趣、经验以及价值,通过“挖番薯”这个活动,确定班级主题学习的主要实施路径。期间,教师一直追随着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引导幼儿正向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提供资源,始终与幼儿平等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收获了多样化、系统化的经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品质,推进了班级主题学习,真正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未来趋势。

    作者系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实验幼儿园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