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实验学校504班小记者 罗馨悦 家乡美食,其名为笋,笋之香不可喻也。笋需要长时间炖,方可熬出香味,步骤繁多,洗、剥、切、煮、炒……又是一年春风到,山野上绿竹成荫,春笋,一个个像娃娃一样探出小脑袋,贪婪地吮吸着春季的甘露。 每到这时,姥姥便会拿着锄头、挑着箩筐去挖笋,年年都背回一大筐笋来炖。龟裂的手,似渠道的纹,沧桑有力的步伐和微驼的背,这幅画面经常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到了家,姥姥剥开笋皮,笋肉总是那么鲜嫩,手上沾满了污泥,姥姥随便一擦,笑呵呵地说:“手脏笋香。”接着,她就抱着一堆又一堆的笋走向屋里头,切成一块一块,再放进锅里不停翻炒,尔后传来阵阵清香。 我是一个按捺不住性子的人,炖12个小时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太遥远了,过几十分钟我就会问姥姥“好了没,好了没”。而姥姥呢,边忙手中的活,边不厌其烦地回答:“没好,你睡会吧,明早就好啰!”可有一次,我从梦中突然醒来,在漆黑的夜里看到了一幅画面:龟裂的手,似渠道的纹,弯曲的双腿和微驼的背……她坐在锅旁,一直守着那口锅,那口盛满笋的锅,那口装满爱的锅。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姥姥已经扛不动那一袋又一袋的笋。 笋,是家乡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姥姥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