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景士杰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近年来,我区着力培育理论宣讲员、文明督导员、乡风巡访员、文化指导员、志愿领航员“五大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遍地开放。 理论宣讲员: 举旗育人传思想 “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先烈和英雄。希望年轻一代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国庆前夕,理论宣讲员、老兵闻本昌来到岳林街道绿都社区“初心亭”,结合自身从军经历,为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 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以来,闻本昌就和另外两位老兵一起组成“银辉红色宣讲团”,定期在社区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能量。 在我区,像闻本昌这样的理论宣讲员有600余名,覆盖党员干部、党校老师、道德模范、青年团员等各类群体。他们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依托“金色专线”“奉邑学堂走乡间”等载体,整合“大脚板”“小板凳”“小喇叭”等宣讲团,运用方言俚语、奉化走书、快板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声音入脑入心、生根发芽,也让文明新风吹进每个人心里。截至目前,已累计宣讲42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0万余人次。 文明督导员: 查缺补短促文明 昨天是周一,文明督导员董河芳一早又来到“承包”路段捡拾垃圾、走访沿街商铺、劝阻不文明行为,“路面整洁了,停车规范了,商铺‘门前三包’也越来越到位,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董河芳是区国资管理中心一名干部,担任“街巷跑长”已2年,她为自己能在共建“我们的家园”中贡献小小力量而感到自豪。 “来奉化13年了,经常看见志愿者在清洁卫生、美化环境,我们住在这里很开心。”老家在湖北的刘道芬,在奉化“第二故乡”找到了温暖舒适的感觉。 近年来,我区招募机关干部、社会志愿者、市民巡访团等担任“奉化红”文明督导员,成员达1万余名。机关干部作为“街巷跑长”,每周至少2次巡街,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解决问题9000余个;社会志愿者针对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桶边督导,每周5天参与路段巡街、路口劝导;市民巡访团每月走街串巷、进村入社,扮好城市“啄木鸟”角色……“车子停进框里、垃圾分进桶里、红灯等在线里、宠物牵在手里、秩序排在队里、文明记在心里”等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乡风巡访员: 共建共享美家园 宽敞明亮的广场、错落有致的河岸、清澈见底的环村水景、韵味十足的老式建筑……走进方桥街道庄家村,典雅亮丽的村标格外吸睛,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家竟认不出自己的村子,走亲访友的人也为这里变化感到欣喜。”庄家村党支部书记、乡风巡访员张康淼感慨地说。 庄家村的蝶变源自去年共建“我们的家园”专项活动。“我们每月15日、28日固定开展‘家园日’活动,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志愿者、村民共同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来,同时还得到结对企业中交一公局的大力支持。”张康淼说,通过环境改善,大家的心走得更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据统计,由“五老人员”、乡村贤达、热心村民等组建而成的“我们的家园”乡风巡访团,成员超1.5万名。他们除了定期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开展垃圾分类等文明引导,还发挥“道德庭”作用,通过党建与公益联合、自治与德治融合、庭员威望与村规民约结合,调解评判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事件,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 文化指导员: 传技送艺惠万家 诗朗诵《信念永恒》,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有奖竞猜《健康知识大考验》,提高了村民参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的积极性;方言小品《一碗葱烤鲫鱼》,将婆媳关系、卫生习惯、疫苗接种等话题演绎得生动有趣……9月26日晚,“文艺点靓乡村 共建美好家园”迎国庆主题活动在裘村镇应家棚村举行,为当地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 这是区文联以“奉艺润民”系列活动为抓手,创新文艺惠民形式,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培育基层文艺团队、创新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模式,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推进乡风文明,起到用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区文联秘书长周杨告诉记者。 我区整合了800余名区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及舞蹈、戏曲等协会志愿者担任文化指导员,定期下基层提供书法、绘画、舞蹈、戏曲等志愿服务课程,推进基层文化服务活动提质增量。同时,大力推进“共享礼堂”建设,开展各类活动2.1万余场次,受益人数达100万余人次。 志愿领航员: 扶弱帮困领风尚 “社会志愿者可以按照就近原则,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专业志愿者应当立足自身特长,有针对性地参与文明创建,发挥更大作用”……昨天,二三十位志愿服务骨干齐聚区中医医院,聚焦“志愿者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文明创建中去”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全区共选拔500多名奉献意识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志愿服务领袖及青年骨干担任志愿领航员,每月召开交流会,精准设计一批接地气聚人气、靠民为民惠民的引领性、普惠性、风尚性、关爱性文明实践项目,全面带动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区文明办工作人员孙常波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我区已培育“锋之社”“博爱”“绿叶”等10个品牌型志愿服务组织;连续2年举办区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青鸟探巢”项目获得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大红烙铁走千山”项目获得2021年宁波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平安亮万家”、何美蓉分别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项目和最美志愿者。 文明新风扑面来,春风化雨润心田。如今,在奉化,越来越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市民生活,凝聚起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