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特长 让更多笋农享受科技红利

——记宁波市人大代表、奉化区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虞如坤

    记者 李斌

    通讯员 陆逊 郑轶彦

    作为奉化区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虞如坤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不忘其他社员和农户,在帮扶其他笋农致富路上处处洒下芬芳;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虞如坤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基层农业一线,努力把农民的真实呼声传到“两会”上。

    虞如坤于1962年出生在溪口镇湖山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79年高中毕业回乡,他就一头扎进农业种植业,一直到现在,他30余载潜心钻研雷笋高产种植技术,通过土壤改良、节本增效,屡屡突破雷笋亩均产量,目前他种植的雷笋亩均净收入已突破2万元,是当地有名的“雷笋大王”。

    虞如坤敢于向传统农业挑战,科技育竹经验不断创新。多年来,他搞的各种科技攻关试验项目不下10个,涉及到竹林修复、嫩竹移栽、夏秋季出笋技术、地力改善、热泵烘干、鲜笋冷藏等多个方面,作为科技标杆,他的试验项目和研究课题大多成为当地农技推广示范项目。

    为了带动更多竹农共同致富,2009年,虞如坤组织成立了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兼奉化竹笋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长。他坚持科技服务为第一要务,每年组织竹笋技术培训,受训农户600-700人次,示范带动农户2500户,35名社员通过评审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近四年来,他结对低收入农户和残疾人帮扶对象128户,推动开展技术扶贫。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既要关心农村农业发展,还要倾听百姓心声,帮助乡亲们解决实际困难。”虞如坤说。帮助农民补齐营销短板,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近年来虞如坤一直在努力。3年前,虞如坤便组建了专业的电商团队和采购团队,帮助笋农首次搭上网络销售快车。去年以来,虞如坤在油焖笋瓶装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帮助笋农延伸笋制品销售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虞如坤表示,下一步,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将聚焦产业转型发展方式,依托奉化独特优势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把特色农业和健康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继续书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