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林威 夏亦蓟 “资金可以资助一些,项目保障几个,村里老年协会可以先弄好。”日前,滕头村党委书记傅平均就乡村振兴合作项目与塘湾村党支部书记汪雪波展开深入探讨。 为奏响“上马即奔跑、上任就实干”的主旋律,我区实施“蓝青共育 百千工程”,全面深化导师帮带机制,加强基层“领头雁”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去年,滕头村作为新农村样板村与塘湾村结对帮带后,傅平均就把塘湾村的发展当作自家事,只要一有空就赶到塘湾村,与村干部一起研究村庄发展规划,通过师徒领学,做好帮带。“他们的治村理念,可帮助我们新书记尽快进入角色,为村庄以后发展增添更大活力。”汪雪波说。 近年来,滕头村积极输出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开展“书记开讲”“书记沙龙”等教学活动,通过名师智慧,输送名师经验,面对面传授基层“治理经”。同时面向全国,在河北阜平、吉林珲春、新疆库车等地设立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分院,运用云授课、云互动、云指导等多种教学形式,精准帮扶,解决发展难题。 “把我们村好的工作思路,好的产业发展经验,传输给其他村村干部,和他们一起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念,希望让他们能尽快独当一面,成为优秀的基层带头人。”傅平均说。 “目前,街道深化导师帮带制度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滕头乡村振兴学院为帮教平台,推动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萧王庙街道党工委委员吴玉童说。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导师帮带制度,深入推进“蓝青共育 百千工程”工作计划,力争在5年内培育100名各领域优秀导师,形成1000对师徒关系并完成帮带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实务操作、群众工作等各方面能力水平,建立线上线下、课堂田间、授课实操相融合的帮带模式,将帮带成果融入具体工作实践,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经验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