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丹瑜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习近平总书记在秋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用“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48字的箴言为青年干部指明了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方向。生逢伟大时代,青年干部重任在肩,使命在身,练好“内功”是走远走深走实的必由之路。 学史明德是修炼“内功”的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沉淀而愈发璀璨夺目。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了中华民族翻天覆地、波澜壮阔的一百年;再现了中华民族舍生忘死,开拓进取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道,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这四史,便是青年干部面对外部诱惑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根基,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依旧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底气。因此,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四史,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知敬畏,存戒惧,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前进道路中的领航人。 身入基层是修炼“内功”的要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拥有广阔的天地,是服务群众,施展才干的大本营。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基层工作往往多而杂、细而碎,对年轻干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磨炼。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放弃在北京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市担任扶贫干部。她坚持挨家挨户走访,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带领88户共计417人脱贫,最终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为之奋斗过的热土上。在她身上,体现的正是年轻干部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大无畏精神。因此,年轻干部不仅要深入基层,更要身入基层,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长才干,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当急先锋,将一点一滴的小事汇成闪耀基层的满天星光,给群众百姓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奋斗精神是修炼“内功”的关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一百年前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五四运动爆发,到庚子鼠年抗疫战线上一个个年轻身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正是不同时代青年的接续奋斗和奋勇拼搏,才有了如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多年前,李大钊发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呐喊;周恩来发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唤;新时代,我们有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有四川凉山以血肉之躯奔向熊熊烈火的木里勇士等等。正是这永不熄灭的奋斗精神,才有了从革命年代战火纷飞中走来的新中国;才有了从改革年代筚路蓝缕中走来的新中国;才有了伟大复兴中昂首挺立的新中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因此,青年干部更要修炼好勇于奋斗、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内功,丢掉幻想,坚定立场,以坚强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让青春岁月和祖国大业紧密相连,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青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民族复兴正当其时。在新时代的大业中,我辈当常修常炼“内功”,稳扎稳打前进,为中国号巨轮的行稳致远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系区委党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