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梓宁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在象山港畔,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风筝,似乎永远停留在春天,那就是莼湖街道缪家村。近年来,缪家村讲好风筝故事、做好风筝文章、卖好风筝产品,用一只小风筝写出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故事。 风筝墙绘、百年樟树,斑驳的树影下,青石板铺成的小道衬得村庄更加清爽幽静。“墙上画有五福捧寿、富贵白头等各种风筝图案,素材来源于‘曹氏风筝’第四代传人缪伯刚。”走在风筝墙绘公园,村支书缪静锬向记者讲述图案背后的故事。 为何缪家村会用风筝来做文章?得从缪静锬的一次“偶遇”说起。 “原来缪家村是手套专业村,由于产品一直没有创新,发展越来越不景气。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乡贤缪伯刚的风筝在2011年拍出了12000元的高价,更将这项国家级非遗带出国门,就想把风筝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缪静锬说,2018年,村干部找到缪伯刚,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打造文旅融合的风筝主题村。 如今,村里先后建成曹雪芹风筝博物馆、风筝广场、风筝放飞基地、曹雪芹风筝百年古树林等一系列风筝元素馆舍,更在角角落落布满风筝挂件,风筝这一特色元素融入到缪家村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缪家村以“缪家风筝”为统一品牌,发动村民共同运营村庄,把闲置用房、村间道路、家庭农场等打造成产村融合的乡创载体,实现农文旅相促相生,村民共富共享。 “这几年,我们多次邀请专家指导村民和孩子学习制作风筝,并打造风筝‘制作、体验、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缪静锬说,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风筝文化名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响,目前正在新建民宿,希望各地游客住在村里。 在村中,记者看到了缪静锬口中的民宿。“农家乐已经完工,民宿正抓紧建设中。美丽乡村不单要环境美,也要经济美,村民过得舒心,我的目标才算实现。”缪静锬说。 “以前我们村就是个破旧小村,这几年村干部把路修好了、墙刷白了,一只只风筝挂起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每晚在河边散步都感叹村庄变得越来越好了。”79岁的村民缪千统自豪地告诉记者,作为缪家村一员非常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