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吴晓琳 集中隔离点设置在何处?有多少人正在隔离?隔离点工作又有哪些?12月14日,记者连线岳林街道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记录下他们日常工作的点滴。 12月8日,岳林街道将众鑫酒店紧急启用为集中隔离点,按照《浙江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要求,“三区两通道”等硬件设施连夜施工完成,医疗废物垃圾袋、洗手液、消毒液等物资全部准备到位。次日,综合组、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人员转运组共25名工作人员到岗,当日下午3时开始收住需集中隔离的人员。隔离点负责人胡孟军介绍,该隔离点呈现出三个“快”特点,即建设快、到岗快、运行快。截至12月14日,共有隔离房间108间,隔离人员104人。 “我原来是做文员的,9日被通知去隔离点,10日到达后得知至少14天不能回家。”董煜瑶原以为集中隔离点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朝九晚五”,到岗后发现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给隔离人员安排房间、准备三餐,整理数据、制作表格是每天必修课,再加上琐碎事情,她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没几天,脸上就挂上大大的“红眼袋”。 “印象最深的是13日凌晨,那天晚上完成12日隔离人员信息登记时已过了零点,刚准备回房间休息,凌晨1时许接到紧急通知,说又有40个需隔离的人员分两车过来,具体到达时间不确定……”董煜瑶说,虽然当时大家都已身心俱疲,但接到通知后谁也没有怨言,迅速安排接待人员、安保人员,穿上防护服,到达现场维护秩序……4时40分,所有人员顺利入住,董煜瑶整理完资料回房休息已是5时多了。 连线中,记者听到工作人员说的最多的是:“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疫情得到控制,早日回家团聚。” 社区干部张雨光在刚接到值守集中隔离点任务时,坦言有些担忧:隔离点从建设到启用,前后不到两天,接下来面对的必定是一人当两人用的节奏。他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担心一旦投入工作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不能和家人见面。作为一名党员,“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很快消除了顾虑,家人的支持也给了张雨光尽责尽力的动力。作为一名男同胞,他主动承担起“重活”。 每日测量体温、核酸采样、清扫消杀、配送三餐、核对数据……隔离点工作枯燥忙碌,还经常有突发状况,让人措手不及。“这些被隔离人员生活习惯不同,如今临时居住在此,难免会有不适应。”胡孟军告诉记者,他们在落实各项隔离措施同时,尽可能做到人性化服务。“我们建立了全体工作人员例会制度,及时反馈总结,逐一商量解决。”胡孟军介绍,他们还对隔离人员实行差异化关爱服务,做到隔离不隔爱,重点关注老人、小孩、孕妇等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