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伟鑫 通讯员 徐腾辉)近年来,萧王庙街道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通过引进专业化团队,整合资源、优化内涵、强化服务,完善“3+1”模式等,提升营运效率,打造了群众专属文化乐园。 该街道依托专业管理团队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文体服务中心等3个平台,集中人力物力开展基层文化生产创造。一方面,引进1支志愿队伍指导各行政村组建村级志愿文化队伍,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另一方面,配置3名专职人员管理街道双中心、文体中心等,做好日常管理服务、设备维护等。 由于不同年龄段文化需求各异,该街道按年龄分级布局双中心服务平台、老年活动中心及文体服务中心,谋划适合各年龄段的文化活动,强化群众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通过挖掘地域文化,让文化阵地更具粘性和亲和力。仅9-11月,街道双中心累计接待访客1.5万余人。 “街道创新推出‘文化点单’,通过志愿队伍调研各村群众最喜欢、最热衷的文化表演形式和内容,再由专业表演队伍把文化活动‘定向输出’到群众家门口,实现送什么服务‘由群众说了算’。”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专业服务队伍的指导,协同村干部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及宣讲活动。截至11月底,已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907场次,获得群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