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A7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细化运行 常态化推进

区综合执法局答好城市管理“四道题”

    女子分队路面执勤

    席地而坐示范区(东门广场)

    中山路和金钟路交叉口花镜节点

    通讯员 钱路通 鲁晓燕

    今年以来,区综合执法局以精细化为主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将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融入城市管理日常中,努力答好“四道题”,为奋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

    理顺体制机制 答好城市管理必答题

    认真梳理制约城市管理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探索,提升服务。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完成执法事项梳理、较大数额罚款基数界定、镇队合一等相关事宜后,今年6月9日溪口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成立。截至目前,溪口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已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3200余起,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07件,PDA办理简易程序案件90件,彻底改变过去“看得见、管不着”局面。主动适应“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要求,成立宁波市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宁波市奉化区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推广“属地赋权+执法中心”的执法模式,构建两级执法协调指挥体系,体现“综合执法+部门执法+联合执法”具体应用实践。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一件事”。按照“管理提前介入、建管无缝衔接、职责合理划定、线上交验移交”的原则,探索建立权责利划分清晰、运行高效顺畅、管理和谐有序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管理、养护的顺利衔接。自4月线上移交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完成38个项目线上移交。

    推行基层中队管理创新。年初在岳林中队试点推行全科网格管理模式,使网格管理清单化、网格事项全覆盖,确保建管机制高效运作。今年来岳林区域街面秩序问题处置解决效率持续加快,案件办理率更是去年同期6倍以上。在锦屏中队成立首支女子分队,融合局机关科室女执法队员,共同参与日常路面执勤和办案执法。通过刚柔并济,温情执法方式,展现综合行政执法女子风采。女子分队成立来,已开展路面执勤80余次,立案查处45起。

    推进问题解决一抓到底的执行力。实行局领导和科室路段包干制,定人、定责、定标准、定时限,对城市市容环境秩序实行全方位、全链条闭环管控。依托智慧城管,加大巡查和视频发现力度,建立问题处置闭环机制,今年以来采集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2万余个。常态化推进局领导班子“文明专班马路办公”会议、机关干部“街巷跑长”制度,力争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共开展“马路办公”例会19起,现场解决中塔寺、盈港大厦、奉化中学工地等点位及周边综合性问题。“街巷跑长”共发现问题2万余个,共解决1.87万个,解决率为99.53%。

    处罚遛狗不牵绳行为

    践行精细管理 答好城市管理人气题

    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目标,落实“城市大管家、群众小保姆”理念,重点打好三场战役,实现民生关注与品质提升的“两兼顾”。

    打好市容保序阵地战。推进市容环境“微治理”,以国测点位为中心,87个严管路段为集中面,做到城区“六个周边”全覆盖,聘请51名保安参与街面秩序管理;持续实施和巩固市容顽疾、违法停车、油烟扰民等领域专项整治,消除薄弱区域和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640余次,劝导教育各类违法违章行为6.3余万起,办理案件2636件,罚款690余万元。根据“重点点位网格化、应急力量专业化、保洁加强全域化”的要求,在5条主次干道、1条商业街进行延伸并网格化排布各方人员,增加保洁、园林路灯和排水的专业应急队伍及标段保洁人员数量,确保路面无烟头等零星垃圾。

    打好环境形象保卫战。推动“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提升城市店面、路面、街面精细化保洁水平,全面实施道路保洁“人工保洁、巡回捡拾、机械清扫、道路冲洗”四位一体作业模式,定人、定时、定岗动态巡回保洁;拔高标杆,高压走廊二期公园、凤山体育公园、城市文化广场、东门广场成功创建“席地而坐”示范区;加强户外广告设施监管与分类治理,及时发现、拆除、清理各类违法广告设施,持续美化靓化城市立面。

    打好品质提升攻坚战。扎实推进道路“平坦行动”,常态化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联合治理城市家俱设置乱象,完成锦屏南路、长岭路人行道改建,金海路等7条道路的常规路况检测和金钟路等6条道路“脱空”检测、44座桥梁的常规检测和结构性检测,完成积水点改造14处,保障道路、桥梁安全。着力推进“增绿添彩”,新增绿地39公顷,养护绿地面积130万余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2处;结合建党百年及设区五周年,完成4处花镜节点、3处景观绿雕布置;深化公厕提质行动,完成1座公厕改造、4座公厕服务提升、1座公厕新建指标;推进排水管网养护,完成排水管网检测220公里,排水管网修复15公里,清淤排水管网418公里,发放排水许可230份。

    桥梁检测

    养成文明习惯 答好城市管理选择题

    以舆情聚焦“关键小事”为切入点,以群众关切“民生实事”为着力点,引导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做好文明习惯养成文章。

    垃圾分类好习惯养成。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深化“点长”破局、桶边“破袋”、政策破面三大抓手,持续推进奖补机制落实,对全区128个居住小区实施专项补助;拓宽督查考核覆盖范围,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对沿街店铺、各大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加强宣传和考核;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落地1台全品类智能回收柜,新建149个“搭把手”智慧回收网点;强化执法联动,多方位解决源头质量不高问题。截至目前,共办理垃圾分类案件318件,罚款10.4万元。

    文明养犬好习惯养成。常态化每周一次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在县江两岸、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重点整治养犬不办证、遛犬不拴绳、粪便不清理等不文明行为,引导群众共同维护良好公共环境。今年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捕捉流浪狗673只,办理案件267件,罚款6580元。

    门前三包好习惯养成。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在原有基础上强化查漏补缺,完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一户一档”信息档案,并建立日常监管台账。创建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示范路、示范街区、省级城区街容示范街,已成功创建示范路9条、示范街区1个。

    “文明专班马路办公”会议

    做好科技赋能 答好城市管理创新题

    借数字化改革契机,强化智慧化科技手段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推动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更新。

    智慧城管改造升级初具规模。全面推进物联感知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个性化设计应用,新增42路人行道车辆违停抓拍公共视频,对中山路19路公共视频智能化升级,提高违法信息传递、处置效率;加快推进城管行业前端建设、智慧城管平台系统整合、精细化综合管理协同应用系统的对接,目前城市精细化综合管理协同应用系统方案已上报区大数据中心审核中。

    数字执法灵活运用初显成效。大力推进移动执法终端(PDA)应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一码通”等数字执法应用,依托数字城管、视频摄像技术,运用“非现场执法”“零口供”处罚模式,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363件;使用PDA作出简易程序处罚1395起,责令改正657起,累计罚款15万余元。运用“掌上执法”平台开展各类即时检查21297户次,双随机抽查93户次,专项检查52户次,跨部门抽查任务数6起。

    智慧平台设施应用初有成果。引进两台小犀牛—深兰A智能清扫机器人,一台已在市民广场投入使用,通过自主任务、人车协作等方式,可连续8小时不间断清扫,提高环卫清扫的效率,降低人工及运营成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立宁波首个集预报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功能于一体“智慧排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市政排水设施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勘查处置,全面推进域内排水设施及重点监管区域的数字化提升。

    机场快速路奉化段道路积水应急演练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