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A8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青春三部曲”

团区委铺就青年人才成长“高速路”

    通讯员 陈佳丽

    近年来,团区委瞄准青年所需、青年关切,深入开展“我为青年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做好“人才帮扶培养、创业就业培训、婚恋交友、扶贫帮困”服务青年项目,凝聚青年智慧,激发青春力量,引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

    注重教育培养,当好青年“守护人”

    扶持就业创业,当好青年“引路人”

    坚持关心关爱,当好青年“知心人”

    探索积分入团,优化入团流程。团区委出台《中学共青团积分制管理办法》,制定信念、勤业、奉献、竞逐、争先、团结、实践、守规等八项可执行、可量化标准。同时,开发团员发展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应用场景,完善申评、审核、上报等功能,提高入团审批效率。

    实施“片羽行动”,筑牢思想根基。促成卫健、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宣讲团队与区内中小学校、社区结对,每1-2周为学校提供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实践、预防犯罪等宣教课程;开展“七彩假日”暑期公益托管项目,为社区青少年带去小小主持人、少儿智能设计、心理健康等50余种特色课程。截至目前,“片羽行动”已走进中小学48所,开展宣讲120余次。

    深化校地合作,推行实践育人。与浙江农林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打造以雷山村为试点的在校大学生实践共建基地,开展暑期实践、创业创新、志愿服务等共建项目。强化“红领巾学院”引领作用,丰富“真善美”课程体系,围绕传承、成长、创新、素养四方面开展摄影、乐高、元宵猜灯谜、攀岩、手工、职业体验等公益课堂41场。

    结对帮扶重点青少年。开展“以心化烛·为爱引路”“和风抚芽”“躯造”“挟稚”等志愿服务项目,落实159名不良行为青少年、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涉罪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的一对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创建区级重点青少年帮扶帮教基地1个,帮助5名不良行为青少年走出阴霾,重新融入社会。

    打响“凤来栖奉”交友品牌。结合谷雨人才日、七夕等重要活动和传统节日,面向青年人才、新奉化青年、行业青年等不同群体,举办“凤来栖奉”特色主题系列交友活动,目前已推出“桃花源里桃花缘”“一见倾心”“云上堰遇”“清凉一夏”“有你才荣耀”等“亲青恋”活动11场。同时,打造复咖咖啡青年之家、滕头村、林家村、马头村、孙家村等6个“亲青恋”活动阵地,深受广大青年欢迎。

    打造青年交流互动平台。今年7月,在滕头举办“共同富裕青年说”系列活动,汇聚各行业青年代表畅谈共同富裕,被《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推动乡村青少年资源共享建设,依托农村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阵地,向农村、社区输送优势教育资源,相关做法入选区共同富裕特色区试点项目。今年已开展大篷车进校园、科普讲座、科技辅导员进学校等“流动少年宫”活动14场。

    加强青年企业家服务。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围绕青年创业需求,联系走访近20家银行、律师事务所和风投公司,牵线与区青企协达成战略合作,提供融资、法律咨询、上市咨询等服务;组织开展“青听者”数字大讲堂、“羽你同行 青创未来”羽毛球大赛、“六一”困难青少年慰问等活动,促进青年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创业发展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青农创客培育。大力推动58科创(奉化)青年农创园发展,整合1400平方米青创空间,流转124亩试验田,总投资280万元,为青农创客提供产业咨询、创业辅导、注册运营、猎头招聘等服务。目前已引入54家企业,其中常驻15家,带动周边就业500人。指导做好青创农场创建工作,定期开展青创农场产品推介宣传引流,完成2家省级、3家市级、17家区级青创农场(青创空间)创建申报,发放资金补助18.5万元。

    加强引才体系建设。联合区委人才办,多次前往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奉化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政策宣讲和奉化创业青年交流分享会,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奉创业就业。目前,已开展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政策宣讲会与经验交流分享会5场,覆盖高校学生900余名。

    片羽行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青年宣讲员作主题宣讲

    与浙江农林大学建立战略合作

    青企协交流会暨数字大讲堂

    “流动少年宫”走进松岙镇中心小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