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变出新花样

六旬面点师走红朋友圈

    记者 马乐乐 王林威

    最近,奉化有一名六旬面点师,因制作花饽饽而走红朋友圈。

    花色馒头又叫花饽饽,在北方比较常见。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斗门北路的早早面点店,3名师傅正专心做着各式花样面点,只见笼屉上排列着小金鱼、小狗、花朵、水果等形状的面点,生动可爱。其中,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方忠路,是这家店的经营者。方忠路今年63岁,做面点40多年,和面粉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从中式到西式,无一不通。

    “前几年开始做花饽饽,有时候模仿花朵做,有时是按照动物的样子做,自己慢慢琢磨,没想到在朋友圈火了。”方忠路说,做花饽饽不容易,不仅要看好样子、找好图片、勾勒形状,还要反复练习,一个作品的成型往往要经历四五次失败,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样子。

    采访当天,正好有一客户订购了一份生日花饽饽。方忠路一整天都在为这份订单忙碌。这份生日花饽饽要送给一位80多岁的寿星,寿星属羊,客户希望做一个山羊模样的面点。方忠路一边介绍,一边拿着面团捏一捏、减一减,一只憨态可掬的山羊就做好了。随后,他用寿桃、元宝等面点组装,制作完成后,客户赞不绝口。

    方忠路说,现在不少人选择用传统面点过节或过寿,花饽饽由于形状多样、色彩艳丽,深受各年龄层顾客青睐,前来订购的顾客络绎不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