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应春晓游

    方宗逸

    壬寅桃月,春色与往年一样的姣丽,由于遇到疫情,没有了旅行社组团的春游。我定了个美主意,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骑上自行车游一游奉化乡村,目的地是城西的世外桃源——外应村。

    外应村离城区约有3公里的路途,全村现有桃林300多亩,是奉化水蜜桃基地之一。此外,那里的毛笋、杨梅也很有名气。走进村庄,小桥、流水、人家,是人们喜爱的美丽山村。

    这天,雨过天晴,为了尽赏外应村的春晓美景,早晨骑着跟随我近二十年的“皇冠”牌自行车出门上路,沿着蜿蜒的北溪而上。骑行至横贯乌鸦山与华顶山之间的锦屏隧道,便进入外应村。我放缓了自行车的速度,只见北溪两岸,片片桃林,簇簇桃花,远观花海一片,近赏俏丽妩媚,盛开的桃花似少女初妆,在春风的吹拂下,飘出阵阵清香,枝上桃花不停地摇曳着,就像隆重地欢迎八方游客,请到外应赏桃花。

    近村口下车,一座四柱三重飞檐石牌坊矗立在路中,据村民叙述是当年应氏修谱时所建造,柱上有四对楹联。环视四方,群山起伏,山坡中的枫树和樟树已换上翠绿的新装,在深绿的松树和杨梅林中,映衬得特别娇嫩,还有片片毛竹林,五彩斑斓。北面的鸟鸦山,坡上奇石众多,有长柱形的、馒头状的、连体形的,也有悬崖陡壁状的,是登山和攀岩的好去处。听村里人讲,来活动的人四季都有,不但有本地的爱好者,还有从外地来的,今天就有一队爬山的人从山顶熙熙攘攘地走过。

    继续向前,就来到了村里。外应村的村宅沿北溪两岸而建,近千年的古村,有九成人家姓应。全村经过新农村建设和五水共治后,山清水秀,花团锦簇,至今仍保存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流经村中的北溪水清澈见底。两座古祠堂和两座木结构的鸳鸯楼廊桥,几经修缮,成为外应村的典型古建筑。这样的鸳鸯楼廊桥,在农村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留下鸳鸯倩影,现在廊桥依旧发挥着联系北溪两岸村民来往的功能。

    我推着自行车,过了廊桥向西,被一批高大挺拔刚吐新叶的银杏古树群吸引了眼球,在每棵树旁发现有编号的牌子,原来是政府为保护古树而立的,上面记有等级、树名、树龄,粗略一数有10多棵,树龄在200至600年左右。听村民说,这样的古树村里有30多棵,夏天村民在古树下乘凉聊天,到了深秋,果子熟了,叶黄了,金灿灿的一片,很美很美。

    出了村,骑上自行车继续往西而行,蜿蜒的道路越来越陡,我只能推车向前。转了几个弯,奇山秀峰的日岭已呈现在面前,我忘记了疲劳,一心向前。原生态的山谷,溪水击石淙淙作响,两边青山对峙,绿树滴翠,满山坡的桃林梯田密密层层,盛开的桃花,仿佛成了红雨纷扬的世界,一直延伸向日岭山腰。我记起了老桃农的话,那桃花,红色浅点的是早熟品种,红色深点的是迟熟品种。哦!今天我终于见识到了多种桃花。

    不知不觉来到了日岭半山腰,向左弯就是江九岙水库,这水库是该村生活和农业的两用水库。江九岙水库顾名思义是由九个山岙的水源汇集而成的,由于山沟多,树林茂密,水源充沛,因此自建成后从未干涸过,真是碧水青山,为民造福。

    江九岙水库是我这次自助游的终点,再向西行便是曲折的日岭古道,自行车已无法通行,只能望岭兴叹。据说日岭望夫石有遗篇,等我下次再来吧。

    小憩后踏上归途,我站在路边的岩石上听着山风,吸着深山空气,往东眺望,沿溪的十里桃花,似天女们织成的丝带,外应村似丝带上的一团绣球;南北群山起伏,尤似翠绿之帘。这一切,使我联想起外应村的青年文旅作家应志刚的一句话:“如果世间真有桃花源,我认定我的家乡——奉化外应村就是了”。

    洒脱的一次自行车自助游结束了,“皇冠”自行车又起了作用,沙沙沙……送我回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