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口都是春的味道

毛笋拱黄土 农家晒笋干

    本报讯(记者 樊建威 赵雪雁 单晓峰 通讯员 毛节常)近日,大堰镇村民扛着锄头,三三两两上山挖毛笋。

    郑柯是南坑岙村村民,一早扛上锄头、穿上套鞋来到竹林。虽然山坡较陡,但郑柯如履平地,盯着地面细细寻找。他用锄头小心翼翼掘开泥土,一个小笋尖冒了出来。“挖笋要顺着笋的边缘,把周边的土挖松后再取笋,不能伤了根,否则以后就长不出来了。”郑柯说,挖笋是村里人人都会的本事,他也是从小跟着长辈上山头学会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郑柯挖到了三四十斤毛笋。“回家可以炒着吃或者焖肉。”郑柯一边忙着把毛笋搬上车,一边计划着,“吃不完的就晒成笋干,留着以后吃或者送给亲戚朋友。”

    又讯(记者 董权辉 通讯员 葛梦园)说起锦屏街道城西岙村,了解奉化毛笋的人首先便会想到那里的黄泥拱笋“甜嫩香”。这段时间,大家忙着挖笋、烤笋,感受丰收的喜悦。

    城西岙村三面环山,有4190亩山林,其中毛竹林1900亩,素有“奉化毛笋第一牌子”的美誉,在宁波地区小有名气。

    又讯(记者 严梓宁)近日,记者走进溪口镇壶潭村,只见家家户户支起了炉灶。“每天早上7点上山挖笋,中午回家煮笋,煮到香味飘出,最后切成笋条,晒制笋干,不能浪费最近的好天气。”村民周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制作笋干,煮和晒的时间都有讲究,不然会影响口感,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四明山空气清新,山好水好,晒制的笋干口感鲜香,许多笋干还未出村就被各地客商“下聘”。“我们统计了一下,每年整个村大概能出产2500公斤笋干,由于物美价廉,市场上供不应求。”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元说,目前村里计划以统一标准收购村民制作的笋干,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