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茗山江、白杜港、下陈江分别位于奉化的不同区域。茗山江得益于两岸的樱花,在朋友圈“圈粉”无数;白杜港叫港非“港”,是一条承载着当地历史的重要河流;下陈江经过多年治理,江水由黑转清,变化天壤之别。 茗山江: 两岸樱花,圈粉无数 茗山江位于溪口镇上白村北部,起点为大禹山山塘,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形递降,自西向东流入剡江。茗山江全长3.6公里,水域面积0.07平方公里,沿岸现有工程设施包括堰坝20座,跨河桥梁26座,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水平。 茗山江周边涉江企业均已纳管,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区污水处理厂,不直接排入茗山江。茗山江流经上白、五林、溪一、溪二、溪三和任宋村,其中五林村生活污水工程于2020年完成。上白、溪一、溪二、溪三和任宋村于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截污纳管。 茗山江两岸种植樱花,樱花盛开之际,溪水穿过花间缓缓流淌,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白杜港: 叫港非“港”,水质稳定 白杜港,是江口平原西坞片区主干河道“四横六纵”的重要河流之一。白杜港起点位于西坞白杜闸,终点至甬新河交汇处,全长3.6公里,水域面积0.13平方公里,周边为乡村及农田,沿线现有工程设施包括水闸1座,跨河桥梁3座,排水口35个。 2015年,西坞街道拆除白杜港沿河鸭场,2016年完成白杜港(高丰新村段)河道治理工程,2017年完成第二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经过多年治理,曾经的白杜港从原先的黑臭河变成水质较为稳定的河道。 下陈江: 告别黑臭,脱胎换骨 下陈江位于莼湖街道,为独立入海支流,起点位于蚂蟥峰山塘,流经马夹岙村、下陈村,过下陈江闸汇入象山港,全长6.1公里,水域面积0.25平方公里。沿岸现有工程设施包括水闸1座,堰坝17座,跨河桥梁13座,排水口2个。 下陈江曾是一条极度严重的黑水河、臭水河、垃圾河,多年未作清理疏浚,当时沿线9个村生活污水、12家工业企业污水、2家采砂场黄泥浆水直接流入江内,24家畜禽养殖场(户)搭建在两侧,粪便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江内,淤泥堆积严重,每当汛期来临,排水极其困难。为此,莼湖街道于2014-2015年完成下陈江清淤治理工程,并对河道两侧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2016年,河道流经相关村(陈一、陈二、陈三、马夹岙等农村)生活污水完成治理。 经过多年整治,下陈江水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穿村河道边补种了绿植,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水质基本保持在Ⅲ、Ⅳ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