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严梓宁)昨天上午8时许,在西坞街道东陈村附近的水稻田,一架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农药成雾状喷洒下来。 今年,该村种粮大户邬江浩共种植单季晚稻1000多亩,当前正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通过无人机施药,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还解决了人工施用农药覆盖不均匀、防治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每架无人机每天可以作业300亩,比起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不止10倍。”邬江浩告诉记者,最近天气炎热,有了植保无人机的助力,只要设定好程序,就能“独自作战”。 当前正值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易发期,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后期水稻产量。我区农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并投入20余台植保无人机“围歼”水稻病虫害,确保粮食优质高产。 区农业技术服务总站高级农艺师周华光说,现在是“三夏”大忙时节,农户在忙着夏收、夏种的同时,也别忘了单季晚稻的夏季田间管理,特别是要抓好病虫害防治,确保今年晚稻丰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