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7月16日,记者走访奉化客运中心、公交西站及周边区域,发现环境总体尚可,但部分区域违停情况明显,场站周边存在一些卫生死角,部分场站设施维护不到位。 当天上午,在客运中心及周边区域,记者看到内部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但周边环境较差,特别是云峰路路段,花坛、人行道区域有垃圾散落。在云峰路一侧,有几处道路修缮后,建筑材料等剩余物未及时清理,电动自行车存在沿路乱停放现象。附近有一处核酸检测点,边上违停车辆较多,同时绿化带上有零星口罩等垃圾未及时清理。客运中心内部公交站台区域,有一窨井盖未及时修复,上面盖了木板,但已经破损,存在安全隐患。 在走访城区多条主干道的公交站点时,记者发现,大部分公交站台整洁有序,但三溪村一处公交站台玻璃窗内广告掉落,需要维护。在公交西站,记者看到站外停车区,有车辆直接停在绿化带,绿化带长期未维护,杂草丛生,有不少垃圾。通往站内的通道处,无障碍设施指示牌掉落。通往候车亭处有两扇门,因疫情防控需要,其中南门关闭,北门通行并设扫码亮码设施设备。但记者发现,本应关闭的南门敞开着,无需扫码亮码便可入内。 权责模糊导致产生卫生死角 在走访客运场站周边环境时,记者发现客运中心周边云峰路虽然通车已有一段时间,但保洁、维护等工作却明显滞后,绿化带由谁维护、管理,存在权责模糊的情况,使得这些区域成为环境卫生死角。 记者认为,权责模糊是很多环境问题、交通秩序问题产生的关键,而且一个小问题可能就会引发“破窗效应”,让这个区域的环境和秩序更加恶劣。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云峰路附近的圆峰路,一排排工程车辆长期停放路边,马路成了停车场,不仅车辆通行秩序差,而且还会带来噪音、滴漏洒甚至交通事故等问题。而这样的现象也并非圆峰路才有,在锦屏南路延伸段等周边路段,记者也看到过类似的场景。 这种路段往往都有同样的标签:刚建成不久、尚未完成交付、缺乏管理等,同时还存在权责模糊、管理缺失或者薄弱的问题,从而导致问题越来越明显。所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重视新建区域的交付、权责清晰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重视小问题小细节,减少“破窗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环境、交通秩序问题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