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威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爆燃事件屡见不鲜,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此背景下,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智能充电桩不断普及。然而,却存在各企业生产标准不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的安装使用,需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开展,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更安全、更规范、更便民。 笔者了解到,早在七八年前,各种智能充电桩安装公司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带动了很多区域智能充电桩的普及。因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等问题,很多企业早已消失,但设备却还在使用,售后维护无从谈起。在使用方面,有些充电程序复杂,且各充电桩设备不通用,对推广使用带来了难度。 笔者认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建设,可借鉴道路停车收费的模式,由政府部门引导,符合资质的企业参与安装、维护和运营,在老旧小区改造,新小区建设过程中逐步更新换代,逐步统一建设标准和使用标准。这样,既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够让群众随停随充,便捷安全。通过规范化的建设,减少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减少楼道停车等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