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

    严梓宁 

    日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部门将溪口镇壶潭村50多株100年以上古树的生存状况“登记在册”,并和镇村一起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的保护机制,形成了一张古树名木的保护网。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乡音、乡愁、乡忆,诉说着乡村往事和风土人情。细心呵护古树名木,让古树名木能够“老有所养”,就是让我们的文化之基、乡土之根得以延续。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哪里的古树保护得好,反映出哪里的居民文明程度高、生态意识强。从长远看,保护古树名木对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延续文化脉络具有相当价值。

    随着城乡发展,许多地区除了定期为古树名木做“体检”外,还在规划中实行了“给古树让道”“让古树畅快呼吸”等举措,使古树名木与地区发展交相辉映,这不仅守护住了美丽乡愁,更凸显了城市温度。

    我区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内不乏历经岁月洗涤的古树名木。当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古树名木也不例外。但期间若是能少一分人为破坏、多一分保护意识,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无疑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生动诠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