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问题日益突出。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时间间隔延长,粪便干结不易排出,便后不畅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便秘可导致腹部疼痛、腹部膨隆、食欲减退等,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可能发生痔疮、肛裂,更有因便秘引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的案例,因此严重便秘也会危及健康和生命,影响生活质量。 导致便秘的因素 导致便秘的因素有很多,老年人的饮食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胃肠功能衰退,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结肠反射减弱,肠道内水分重吸收过度,使肠道内环境长时间干燥,大便干结,不易排出。此外,还与老年人饮食结构改变,过分追求精细的食物,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关。一些老年人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或是有便意时未能及时排便,使得排便的反射减弱;有的老年人排便时喜欢看书、听广播等,使得注意力分散,也不利于排便。 如何通过调理来改善便秘 1.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中,可适当食用酸奶、核桃、蜂蜜等食物,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可促使粪便逐渐变软。尽量不要食用动物油,这些油中含饱和脂肪酸较高,食用以后会增加便秘,所以可选择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芝麻油、大豆油等,这些油进入人体肠道后,能够对老年人运动过缓的肠道加以刺激,使肠道蠕动加快,有利于老年人正常排便。选择丰富的蔬菜水果和粗粮薯类。蔬菜瓜果、粗杂粮和薯类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中粪便的体积,同时促进肠道蠕动,使其更易排出。但老年人因牙口问题,咀嚼功能退化,日常饮食中蔬果摄取量经常不足。可以通过调整烹调方式,将茎叶类菜烹制细碎软烂,将五谷杂粮制成粥品,米饭搭配薯类,蔬果连皮带渣制成果汁奶昔等方式可以增加老年人对高纤维食物的摄取。 2.充足的水分。一般建议老年人每日饮水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升(每天大约相当于1500毫升或6杯水的量)。充足的水分有软化粪便、润滑肠道的作用;水果果汁、酸奶、牛奶、茶水汤羹等不同形式的液体补充都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加水分的摄取。 3.适量运动。保健操和散步适合大部分老年人,天气不好或气温低时可以在室内活动,以保证每天30分钟左右的活动量为宜,即便是功能不健全的老年人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训练。 当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很重要,必要时还是需要遵照医师的建议使用合适的解便药物。老年人便秘是需要家庭一起关注的问题,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慢性疾病、药物使用等多个方面,只有多方努力才能缓解便秘症状,保持肠道健康,安享晚年。 锦屏岳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裘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