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年热血洒新河

    盛常国 

    1975年冬,天寒地冻的季节。不满13岁正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因家境差,不得不离别可爱的学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刚进生产队劳动没多少日子,就碰上了用人工挖掘新河的大工程。那就是从西的萧王庙段剡江堰坝开始,一直沿东绕着青云、前竺、大埠、东房、西房、新宅、陈郎埭这几个村的边缘,挖一条全长3.75公里、宽约10米、深约4米的新河。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解决数千亩水稻灌溉难,二是解决这些村吃水难,目的都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我和一大批男女社员一起,每天从太阳还未升起的早晨,赶到分配给生产队任务的地段,开始紧张地挖掘。那时,新河规划田上安装着无数只大喇叭,播放着那时最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等。有时还会播放中央、省级广播节目。有时坐落于东房村的新河总指挥部,也会通过喇叭播放好人好事新闻。劳动场上还安插着无数杆红旗,在寒风中飘扬。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人来回穿梭地拼命干,大家毫无怨言。到晚上时灯火辉煌,劳动者依旧热火朝天。

    正当少年的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虽然社员们很关心我瘦弱的身体,要我用铁锹挖土就行,可我却用扁担挑泥土,与大人们一步不落地紧跟着。那一担土是用竹编的土筐盛着,足有六七十斤重。几天后,我双腿胀痛,脚底起血泡,肩上红肿得像馒头,并且被扁担磨烂了,血水浸透了一层层冬衣。一到晚上睡觉脱衣时,痛得我哇哇大叫,泪水直流。父亲早已准备好了从山上采摘下来的俗名叫“桐子”的野果,将这鸡蛋大的野果一分为二,那野果在刀口直流油汁一样的东西,很快盖在腐烂的肩头上,到天明时取下,伤口有些老化了。但因离不开肩挑,所以每夜都得这么做。

    说实在的,我真的害怕这一劳动,恶梦连连。但一想到河流在自家门口过,不用再到较远的剡江堤下去挑水家用。又想到一大批水稻田,不用再艰难地向剡江取水,再也不会出现水田干旱,大面积减产现象,那我吃点苦又有什么呢?

    当然,对于人口较多又贫困的家庭来说,温饱是头等大事。在奋战新河的三个月中,因家中常常揭不开锅,我只好勒紧裤带饿着肚子去劳动,我不想做一个逃兵。有一次,生产队派人去买了几大箩包子,作为下午点心,每人分配5个。可正当发育阶段的我,加上很少吃到包子,于是像猪八戒吞食人参果那样,早已囫囵下肚,根本不知这一次的包子是啥滋味。社员们一看到我这副饿相,就纷纷递上包子,但都被我坚决谢绝。因为我明白,那年头他们家中的老少也巴望着能吃到一个包子。

    奋战新河最艰苦的日子,还是在快完工时河底的挖掘。那足有两人多深的河底早已积水,有时还结有薄冰。我无数次跌倒,满身泥浆。一次快要挑担上河口岸时,不慎连人带担滚下河底。当社员们把我捞上来时,我早已冻得全身发抖,喷嚏连连。后来队长说我已经尽力了,一定要我用铁锹挖土,这样不用花大力气。我也只好听从队长的意见。可我家拿不出高高的雨靴,只好光着脚泡在刺骨的河底,那双细腿钻心地痛。正当我咬牙坚持时,旁边一位社员不小心将铁锹砸在一位挑土者的脚上,顿时鲜血直流。我也担心自己会伤到别人,于是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但铁锹柄还是会经常敲着别人的头。

    到了春暖花开时,新河基本完工,我也被生产队长派去当一个放牛郎。

    奋战新河,是那年代里,在当地农村人中积极性最高、劳动最艰苦的一场水利建设战。尽管40多年风雨过去,但我至今刻骨铭心。也是这一条新河,为当地增产增收,改善饮用水质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今这条新河,经过了几年环境美化,更加显现出它的优势所在,我为从小为家乡建设出了一份力而感到无比自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