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与城市建设 感受时代变迁

——记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尹月岳

    记者 袁伟鑫 韩浩峰

    见习记者 邬怡灵

    通讯员 琚灿芬 

    在奉化日报、奉化广电落地发芽、向阳而生的三十年间,有一群人的青春和奉化的变化同轨,他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蓬勃发展。日前,记者采访了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尹月岳。从环卫到建筑材料、燃气管理,他的工作不仅贯穿了三十载奉城发展历程,也展现了居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1992年,尹月岳在城乡建设委的环卫站工作,担任车队长。“90年代,奉化环卫站的规模很小,只有7辆又老又小的垃圾车和抽粪车,一般清运垃圾和抽粪工作用的是手拉车。”尹月岳说,那时的环卫站仅有40名职工,处理垃圾、粪便的方式比较原始与落后。“当时,在直街等地,每天会有人拉着木桶粪车,手摇铜铃挨家挨户收集粪便,之后再将车拉到周边几个农场,把粪便作为肥料卖给农民。”尹月岳回忆道,生活垃圾大多是找一些大坑,直接填埋处理了。

    随着城市发展,环卫站升格为环卫处。2002年,尹月岳担任奉化环卫处处长。此时的环卫工作有了明显变化,保洁范围从最初大桥镇的6.5平方公里左右,扩大到建成区的19平方公里左右,各镇(街道)均设立了环卫站,各村都有环卫队。尹月岳告诉记者,随着环卫保洁覆盖面不断扩大,环卫方式从简单的体力劳动转换到机械化、数字化、长效化管理,从自扫自查逐步过渡到向社会企业购买服务,实现管干分离。

    2013年,尹月岳调任到奉化墙改办工作。“墙体材料从原始的实心黄砖向空心砖、泡沫砖方向发展,不仅隔音、隔热效果好,还降低了房屋自重。”尹月岳表示,如今的建筑墙体大多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建筑工人方面,从单一的泥工、木工、水电工到现在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浇制工、涂料工等,规模正在不断扩大。30年前,奉化只有2家建筑公司,如今在奉注册的建筑企业已有206家,建筑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6年,尹月岳进入区燃气办工作。这个阶段,我区管道天然气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30年前居民以煤饼、罐装煤气作为主要能源,现在管道煤气在城区的覆盖率已经达到57%。”尹月岳说,随着天然气管道的日益完善,罐装煤气瓶的使用量逐年下降,煤饼、煤球几乎退出了居民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2013年,奉化第一个小区接通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管线建设全面启动。此后,我区用气量逐年增加。2021年底,市政天然气管网建设突破433公里,实际用户达到64489户,清洁、安全的管道天然气逐步成为能源主力。

    目前,尹月岳的工作重心从一线管理、建设逐步转移到服务保障。伴随城市发展三十载,那些过往经历仿佛电影镜头,在他脑海中历历在目。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尹月岳的每个工作岗位都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他既是一名城市建设者,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市民。作为市民,我们既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因此,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都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

    编者按

    笔墨与历史同向,镜头与时代同行。今年是区融媒体中心复刊建台30周年,三十载栉风沐雨,步履铿锵踏征程。抚今追昔,旧貌换新颜,发展路正宽。即日起,奉化日报推出“踔厉奋发启新程 ‘奉’楫笃行竞一流”栏目,聚焦一批多年在一线工作的代表人物,展现时代缩影下,他们实干担当、勇毅笃行的生动实践,透过他们的视角观察城市的沧桑巨变,感受同频共振的时代脉搏。敬请关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