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日,宁波市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儿童、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如何加强防护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保障儿童、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防疫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在细节上防住薄弱环节,从小事上堵住防控漏洞,才能扎实做好健康防护,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特殊场所及商场、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应继续保持日常防疫管理,比如定期消毒,做好应急处置等。基层社区等要做好辖区内特殊群体的排摸与分析,确保在关键时刻能为特殊人群保驾护航。 当然,重中之重是要加强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努力把全民免疫屏障织得更密、筑得更牢。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特殊人群对疫苗接种的认识,使其正确看待接种,增强接种意愿,明白接种疫苗是当前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明白只有提高全民疫苗接种率,才能真正构筑起坚实的免疫安全屏障。在积极引导未接种且无禁忌症人员尽快接种的同时,相关部门要深入了解特殊人群的顾虑与需求,进一步优化预防接种服务,通过科学设置接种点,提供上门服务等方式,用温情化解难题,用行动实现安全接种。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特殊群体同样要担负起“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居家、办公时注意通风,正确用七步法洗手等。家里可适当准备一些应急药物,以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出现的症状。同时,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需要定期看医生的基础病患者,建议尽量利用互联网问诊等方式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