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化+大数据”引领农村垃圾分类

——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侧记

    记者 王林威 

    每天早上7时多,裘村镇马头村的垃圾收集员陈贤兴驾驶着垃圾收集车穿梭在村中小路,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家门口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仔细检查垃圾分类情况。陈贤兴说,每个垃圾桶都有识别卡,每天的分类数据会准确记录并上传到村委会的后台数据库。

    据悉,2020年,我区着力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智慧“城市大脑”,大力推广“智能化+大数据”的生活垃圾智分类系统,在农村地区创建一套前端称重、后端积分、积分兑换等功能的智能收运系统,有效破解农村垃圾分类急难愁盼问题,大幅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和准确率,让垃圾分类工作驶上“快车道”“超车道”。

    “我们通过后台数据,实时监测垃圾分类情况。如果有分类不到位的情况,以短信的方式提醒,督促其改正。”马头村垃圾分类负责人陈鹏君说,生活垃圾智分类系统让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质的提升,垃圾分类正确率也从原来的50%提高到97%以上,参与率也在逐步上升。

    “2017年村里就开始垃圾分类了,去年引进了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每天的回收数据都会传到村委会的大屏幕,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非常清楚,这样更加方便我们精准管理。”陈鹏君说。

    在西坞街道金峨村村委会的数字大屏上,展示着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平台,村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正确率、合格率等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村垃圾分类的治理效率。

    金峨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开元说:“家门口就可以丢垃圾,又有专人上门回收,从原先的分类给奖励,到现在的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村民意识提高了,正确率也上去了,村容村貌也大大改善提升。”

    现如今,我区179个行政村已开始运行生活垃圾智分类系统,计划到2025年全区283个行政村实现智分类系统全覆盖。从收集员通过生活垃圾智能收集车对村民分类桶进行称重和图形采集,判断分类是否正确,数据实时上传,到收运车辆配置实时高精度定位,在线获得行驶轨迹,避免发生先分后混、抛洒滴漏等现象,实现对收运车辆的高效管理。再到后台数据精准展现每户垃圾分类参与率、正确率,点对点服务垃圾分类不合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会,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大幅提高源头投放正确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