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林威 通讯员 江欣馨)进入冬季,天气转冷,牡蛎肉质变得越来越肥美。近日,莼湖街道缪家村塘头自然村的牡蛎养殖户也忙碌起来。 每隔一天,牡蛎养殖户王建明就会驾驶自备船前往养殖基地,采收牡蛎。“我养殖牡蛎已经30多年了,今年养了50多亩。基本上每隔一天就可以采收200多公斤牡蛎。”王建明笑笑说,“我们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我负责采收,妻子负责撬肉。” 记者看到,一条条养殖牡蛎的浮标整齐地排列在海面上,很是壮观。王建明熟练地拉起一条浮标挂到船上,然后拉起水中的牡蛎,再用小刀割断绳索,随后将牡蛎运到岸上。 在塘头自然村的牡蛎平台,记者看到养殖户一手握着专业撬刀,一手压住牡蛎,顺着开口一撬一拨,一个个洁白的牡蛎肉瞬间被抛入盆中。“从10月中旬开始,牡蛎就陆续上市了。这段时间,每天一大早就来这里撬牡蛎,速度快的一天可以挖出10公斤左右的牡蛎肉,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收购价格约每公斤50元。”养殖户王丽芳一边撬肉一边说。 “村里有40余户村民都是靠养殖牡蛎为生的,有2000多亩养殖面积。天气越冷,牡蛎肉越肥美,品质越好,这几天每天都供不应求。”村干部王成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