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缝制西服犹如雕琢一件艺术品”

——记红帮裁缝第六代传承人​王小方

    记者 康诗文 

    前不久,奉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红帮裁缝技艺”亮相2022“三品”全国行高峰会和2022宁波时尚节。红帮裁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小方展示了手工制作的“光壳”西服、旗袍和红帮文创产品等,现场表演了涵盖“四功”“十六字诀”的红帮裁缝核心制衣技艺,赢得嘉宾交口称赞。

    位于溪口镇的王兴昌呢绒洋服店,整体风格古色古香,王小方正在设计新国潮元素童装。“这是我们制作的虎头帽、虎头鞋、小孩肚兜等产品,将手工刺绣与传统服装工艺相结合,非常精美,可作为很好的文创礼品。”王小方介绍道。

    王小方今年40岁,幼时因家境贫寒,16岁初中毕业后便进入服装厂当学徒。在工厂干了几年,掌握了流水线式制衣工艺后,他萌生了当裁缝大师的念头。随后,他远赴上海,经过前后三次拜访,他执着的精神和对西服制作技艺的热爱,打动了当时名噪一时的红帮裁缝第五代传承人吴经熊。王小方被收为“关门弟子”,成为红帮裁缝第六代传承人。

    王小方天生是当裁缝的料,悟性高,在吴老指导下,短短3个月便能独立制作西装。“纯手工缝制一套西服,有130多道工序、上万针,手上的每个动作要不差毫厘,前后要花一个月左右时间,犹如雕琢一件艺术品。”王小方说。

    自从走上裁缝这条路,王小方从未中断过练习。在一针一线的细细缝制中,虽练得手指变形,但他的技艺却飞速提升,练就了“目测裁衣”的本事。从打版、缝制到最后成衣,所有工序“一手落”。28岁时,王小方成为奉化一家服装企业的技术总监,一年内设计了800个服装版式,令同行啧啧称奇。出人意料的是,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30岁的王小方辞去高薪职位,创办了王兴昌呢绒洋服店,转向了服装定制。在王小方看来,定制是西服未来发展趋势,为顾客量体制衣,既传承红帮裁缝,更与时俱进,在守正中创新。

    王小方召集了七八名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守护传统的缝制技艺,同时和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的设计师团队长期合作,在服饰风格、面料、细节表现等方面推陈出新,使西服、旗袍样式新颖多变。有些定制西服的高级面料需从英国订购,采购量少、成本高,为做出一件完美的西服,王小方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近年来,面对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和冲击,王小方并不气馁,他一方面坚守阵地,一方面与区文旅集团合作,注入新国潮元素,开发出多款具有溪口特色的文创产品,想方设法拓展红帮服装的产业链。

    如今,王小方还构想联合一些专家学者,系统梳理和研究奉化红帮发展、演进史,形成专著,进一步扩大红帮文化影响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