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B10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时代同行 唱响主旋律

——贺《奉化日报》复刊三十周年

    徐国平

    《奉化日报》复刊至今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来,奉化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传播教育作用,唱响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架起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大力宣传奉化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弘扬社会正气,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10月1日,《奉化科技报》改版复刊为《奉化报》,我当时在奉化市政府从事工业经济方面工作。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在深圳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高潮,我市工业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企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报纸开辟“改革航讯”“经济短评”等栏目,联系工交战线的记者何剑涛、朱晓冬、江哲民、王校美、毛信意等与我一起下基层、跑工厂,采写新闻报道,突出宣传工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以鼓舞斗志,用典型的力量推动经济建设热潮。而后,又重点报道了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农村改革,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等。在我记忆中,当时的重点报道有思想、有观点,给人以启发,社会新闻既新又实,用事实感动人,质量较高。1993年《奉化报》首次3件作品获得中国县市报优秀新闻作品奖。是年7月,在全省县市党报质量抽查评比中,《奉化报》获第3名。

    进入2000年后,奉报人员几经更迭,但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坚持办报宗旨、坚守职责使命,与时代同行,服务于中心工作、服务于广大读者的精神和作风没有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初心没有变,以媒体之眼观奉城之大事,用铿锵之笔写时代之大势,采写了一系列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报道。有滕头、波导等经济建设的典型,也有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的文字报道和新闻照片。2000年8月,记者朱晓冬、张旭东采写的通讯《热血铸就生命丰碑——记在扑救“8·3”桐照渔船火灾中英勇牺牲的黄东华烈士》获该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是当年全省56家县市报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奉化日报》从复刊以来,共有200余件作品在省市各级权威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从《奉化日报》复刊以来,由于工作需要和对报刊媒体的关注与热爱,我一直来都是奉报的忠实读者。奉报长期稳定的风向引领、价值传递和凝聚共识的新闻作品,使我受益良多。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我曾撰写过回忆改革开放40年、香港回归25年、入世20年等历史回顾文章,并相继在《奉化日报》上发表。近年来,为弘扬社会正气、宣传身边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我也撰写了《志愿者赞》《摆渡人》《赞孝道》《工匠和工匠精神》等文章,亦被《奉化日报》选用。为营造奉化良好发展环境和社会风气,奉报设置“民生民情”“老人天地”“小记者”“雪窦山”等版面和栏目,给读者和作者提供平台,激发民众共振共鸣,实现党心和民意融通,构筑起了牢固的思想阵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愿《奉化日报》在新时代的风云中,继续引领风向,把握基调,将报纸办得更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