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雁 近两个月,我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喜讯不断:1月,成功创建雪窦山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2月,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两项喜讯标志着我区非遗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成为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山海之城”的奉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奉化布龙”“宁波走书”“布袋和尚传说”“红帮裁缝技艺”“奉化吹打”“棠岙纸制作技艺”等系列非遗项目不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在新时代里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共同交织谱写城市乐谱中华美的非遗篇章。 “非遗+乡村”,共富之路显身手。非遗不仅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还在促进就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在西坞街道雷山村蓝印花布非遗工坊,创新打造“非遗+来料加工+研学”模式,解决村里30余名妇女就业;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带动200余人就业,千层饼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非遗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和服务,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以人才、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非遗+产业”,与时俱进谋发展。“非遗+服装”“非遗+文创”“非遗+游戏”“非遗+影视”等新业态不仅贴合时代,提升非遗知名度与感召力,还深入挖掘市场价值,推动文化产业链条的整体创新和提升。没有受众、没有产业化的非遗,难以长久传承。只有将非遗资源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中,才能最大程度激活非遗原动力,让其成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新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