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连乔 通讯员 王文淦)2月23日下午,在大堰镇敬老院,大堰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正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这是该医疗卫生服务点设置后的首次上门服务。 “阿姨,您血压偏高,最近要注意低盐饮食、持续监测,下周四我们再来,如果血压还高的话,就考虑调整用药。”中医科医生周童昊耐心向徐爱萍老人解释。老人因中风行动不便,出门看病困难,“床前”医疗服务让她觉得十分暖心。 今年2月16日,在与当地养老机构充分沟通后,大堰镇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置医疗卫生服务点。医务人员将在每周四下午派遣临床医生坐诊服务点,提供日常诊疗服务。此外,还派遣中医医生和护理人员巡诊,结合老人实际需求提供中医、康复、护理等服务,延伸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促进服务,为就诊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 大堰镇是我区唯一的全山区镇,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当地居民不仅老龄化严重且居住分散,集中存在慢性病患病率高、健康意识淡薄、就医不便等问题。针对山区群众“看病难”,大堰镇卫生院结合老年人需求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山区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每月为偏远村庄及敬老院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符合条件的建立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同时引导专家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到专家门诊。目前,流动医疗志愿服务结合H型高血压精准扶贫项目、医养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区助医惠民项目,以特有的“四式四诊”,有效提高慢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慢性病并发症,实实在在减轻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 “服务点的建立是根据群众需求而开展的惠民服务,是医养结合政策落实迈出的一小步,也是积累经验、细化需求的必经之路,我们将继续朝着‘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奋斗。”大堰镇卫生院院长周雷鸣说。
|